“懂醫學的記者”好樣的!

“承蒙救命恩,感恩於心,願您及家人,平安喜樂!”經過連日來的多方打聽,12月6日,市民林女士將一張感謝卡夾在果籃里,送到陽江日報社,她說:“感謝黃垚森,感謝那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是他們救了我的兩個孩子。”

原來,11月30日下午,省道277線芳才海鮮飯店路段發生了一起多人受傷的交通事故(詳見本報2024年12月2日03版),大家盛讚陽江交警開通綠色通道護送及時,卻鮮少有人知道,這裡還“藏”着一群不留姓名的施救者。而“守”在救助受傷乘客最前端的,正是陽江日報“懂醫學的記者”——黃垚森。

提起那天的車禍

林女士仍心有餘悸

▼▼

11月30日下午4時30分許,林女士的妹夫開着一輛小車載着她和她的兩個孩子前去閘坡鎮,林女士與兩個孩子坐在後排,由於避讓不及,該車與一輛重型貨車相撞,林女士只覺得眼前一黑,短暫性昏迷了一會兒,“等睜開眼時,就看到我女兒滿臉都是血。”

黃垚森說,事發時,他正與同事一起前往海陵試驗區執行馬拉松賽事的採訪任務,在聽到“砰”的碰撞聲後,他就看到前面一輛小車的車頭已經撞扁了,還直冒煙。前方一名重型機車騎手沖了過去,跟多名熱心群眾一起,有人扶,有人抱,爭分奪秒地將車內被困的人員給救了出來。

就在眾人撥打完120急救電話而不知所措時,作為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省級培訓師的黃垚森趕緊下車去幫忙。當時事故車駕駛員雙腿發軟,但身體並無大礙,情況比較緊急的是兩個孩子,小女孩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小男孩的後腦勺腫起一個大包。黃垚森檢查傷者是否存在嘔吐、顱腦損傷、骨折等情況……經過初步檢查,他判斷小女孩的左前臂存在雙骨折情況,而小男孩的後腦有出血。

黃垚森從自己車上拿來急救箱,給小男孩出血的頭部消毒並用紗布包紮止血,又給小女孩骨折的手臂進行複位,當他需要使用固定手臂的用具時卻犯了難。他對着群眾喊了聲:“我需要夾板!”有群眾馬上折斷了些樹枝遞過來,黃垚森選擇了其中最直的兩根並在一起。“還缺棉墊和綁帶!”熱心群眾又立刻四散開來返回自己車上找出所有符合“棉墊”標準的東西,圍巾、三角布、衣服、傘套……“那一刻,我覺得所有有關布的東西都被遞到了我面前。”黃垚森很感動,他將這些工具組合在一起,快速做成了一個固定手臂的應急夾板。

隨後,黃垚森和熱心群眾守在兩名小孩的身旁,有人遮陽,有人輕聲安慰,直到救護車和交警趕到現場。

“在那個慌亂的時刻,有那麼一個人出現在現場並指揮救援,我瞬間就安心了。”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的頭部縫了十幾針,於6日拆線了,骨折的左手手臂還打着石膏,兒子後腦勺的腫塊也慢慢消腫了,目前看來已無大礙,而這些都得益於黃垚森在現場及時開展的急救措施。

凡人善舉溫暖陽江

還在醫院裡打着石膏的小女孩

看到林女士在寫感謝卡時

主動提出要加上一句話

於是,小女孩提筆寫了“感謝叔叔”

並畫上了一個笑臉

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來源|陽江日報(吳夢媚)
編輯 | 何朋鍵

校對 | 葉尚昕
審核 | 張健青
終審 | 黃   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