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星際客機”返回地球時間再度推遲,NASA:留出時間審查技術問題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據美國“太空”新聞網6月2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載人飛船“星際客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的時間推遲到不早於7月2日,較原計劃6月26日晚了大約一周,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審查氦氣泄露和推進器面臨的技術問題。

“我們正在慢慢地遵循標準的任務管理團隊流程。”nasa商業載人項目經理史蒂夫·斯蒂奇(steve stich)稱,“關於如何應對小型系統氦氣泄露和在交會對接期間觀察到的推進器性能問題,我們將根據數據作出決策。”

6月6日,“星際客機”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nasa)

斯蒂奇說,“星際客機”飛船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在軌道上表現良好”,推遲返航留出的額外時間有利於為關鍵的空間活動掃清障礙,還能給“未來任務系統升級提供寶貴意見”。

nasa官員稱,“由於軌道上有充足的補給,宇航員離開空間站的時間並不緊迫”。

根據斯蒂奇在之前的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如果需要,“星際客機”可以在軌道實驗室停留長達45天。斯蒂奇還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不存在“星際客機”無法帶航天員返回地球的情況。

他21日重申了這一評估。“如果空間站出現緊急情況,航天員需要返回地球,‘星際客機’飛船仍然可以帶他們回來。”

nasa方面計劃在7月2日進行另一次太空行走,希望能夠在“星際客機”返回地球之前完成這項工作。

“星際客機”飛船於當地時間6月5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並在當地時間6日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將nasa宇航員巴里·威爾莫爾和蘇尼塔·威廉姆斯送入空間站。在飛行過程中,飛船28個推進器中的5個出現故障,但nasa和波音公司成功讓其中4個推進器恢復工作。

2024年6月5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波音公司發射“星際客機”飛船,首次執行載人試飛任務,搭載兩名美國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ic photo)

nasa還曾在10日發布消息稱,“星際客機”推進系統出現一處新的氦氣泄漏。此前,飛船在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過程中已發現4處氦氣泄漏。nasa表示,這處泄漏不會對飛船返回造成問題。

飛船原計劃在當地時間6月14日解除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並返回地球,但nasa官員在評估了飛船故障檢修、天氣狀況和國際空間站的工作計劃等因素後,決定將返程時間推遲到不早於6月18日,後來又推遲到6月26日。

“星際客機”是波音公司為nasa商業航天載人發展計劃研製的載人飛船,主要用於運送乘客前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是“星際客機”的首次載人飛行測試。

nasa在2014年同時與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簽署了合同。spacex研製的載人“龍”飛船早已在2020年投入使用,成為nasa的重要合作夥伴,但“星際客機”項目卻因為技術問題一再拖延。據估計,該項目成本已超支約15億美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