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做不到的,中國能!嫦娥六號鑽取2米下月壤,創造人類歷史

信源:《嫦娥六號整裝待發!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務?》——環球網2024-05-03

前言

5月3日,嫦娥六號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看了這個消息可真是振奮人心,其實發射成功在我們國家已經算是見怪不怪的消息了。

最讓人激動的還是它很快就進入月球軌道,這次的任務很重要,就是要帶回兩千克月球背面樣品,還要在月球2米的深度挖土。

這項任務的成功,將會創造人類新歷史,那麼,嫦娥六號是怎樣做到的?

任務的重要性

今年我們的航天事業進展可以說是飛速了,好消息是一個接着一個傳出。

我們的嫦娥六號這次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到月球背面採樣

信源:

《嫦娥六號整裝待發!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務?》——環球網2024-05-03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從月球上帶來的樣本都是月球正面的。

這就引發不少科學家好奇,月球背面的土壤是怎樣的?它會和正面一樣嗎?

如果這次我們的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任務,將會是首次成功採到月球背面樣本的國家。

信源:《九天攬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將托舉嫦娥六號奔向月球》——央視網2024-05-03

《九天攬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將托舉嫦娥六號奔向月球》——央視網2024-05-03

為了能更順利採摘樣本,我們在嫦娥六號的設計上大有乾坤。

光從體積上看,嫦娥六號就比嫦娥五號一百公斤

這就表明要想把嫦娥六號送到太空,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

長征五號要在將月球六號送到將近兩百公里,距離地面41萬公里的月球轉移軌道。

因為體積較重,難度增加了不少,需要更大的琉璃罩才能包裹。

好在我們的相關技術人員用很巧妙的辦法,成功解決這個困難。

不光在嫦娥六號身上做出了改變,把長征五號也變成了“大力士”

相當於是一個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身上捆了四個助推器

這些困難解決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想在月球背面着陸,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項任務,我們的科研人員專門為嫦娥六號設計了十幾個飛行任務

那麼,嫦娥六號這次的任務有多困難?

困難程度

雖然月球也算是我們的鄰居了,但是我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

經過科研人員、宇航員一點一點的探索,我們才能稍微了解它的面紗。

月球的自轉和公轉的周期相同,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它的正面。

信源:《為何在月球背面着陸難於月球正面?》——國家航天局2015-12-09

《為何在月球背面着陸難於月球正面?》——國家航天局2015-12-09

大部分的背面我們都看不到,只能靠航天技術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月球夜長很長,有些地區甚至沒有光照,幾乎一直處在陰影中。

這些困難都是嫦娥六號任務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嫦娥六號要採用不同深度的土。

從火箭發射到月球背面取樣,再到成功返回地面。

看似並不是很困難的任務,過程要經歷五十多天。

成功帶回月土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嫦娥五號帶回月土的時候我們非常高興。

信源:《無價之土!月球“土特產”有何價值?嫦娥五號帶回月壤首次公開亮相》——央視網2021-02-24

《無價之土!月球“土特產”有何價值?嫦娥五號帶回月壤首次公開亮相》——央視網2021-02-24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有1731克,相信很多朋友在電視上看到過。

月土看起來很像細細的水泥,和我們地面的土不太一樣。

它很細膩,直徑大概是一百微米,在月球上大概有幾米到幾十米。

經過科研人員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月土,並不能種菜。

裡面沒有什麼營養成分,什麼菜都種不了。

但是其中的很多含量是地球的很多倍,具體還有什麼作用,我們還需要專業人員給我們解答。

正是因為月土很神秘,很多有用的物質還沒有被開發。

很多科研人員才會對月球背後的土壤感興趣,那麼,嫦娥六號能否成功帶回月土?

環環相扣

嫦娥六號是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挖土,與其說是挖土,不如說是鑽土。

月球的便面並不是平面,有很多坑,所以鑽土的方式更合適

它要從不同地域采相關土壤,還會採取地下兩米的月土。

信源:《新聞多一度|嫦娥六號啟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難?》——新京報2024-05-03

《新聞多一度|嫦娥六號啟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難?》——新京報2024-05-03

如果這次嫦娥六號圓滿成功,會讓我們對月球更加了解。

因為嫦娥五號從月球正面取回的月土,科研人員已經在裡面發現了新的礦物“嫦娥石”。

要想成功將月土帶回地面,嫦娥六號還要下很大的功夫

任務的着陸點是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它可是世界上公認月球上最大的盆地。

不止是最大,深度也是大家想想不到的深度

嫦娥六號要自動繞月飛行,在採集樣本的時候,可能會遇見很多我們沒有預測的危險。

在成功採到月土後,還要帶着月土返回地面

它的十幾項任務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都有存在的意義。

目前這個任務還是很難的,沒有國家完成,美國的技術也沒有完成。

他們做不到的技術,我們卻能,也說明以後我們的技術會越來越強大。

信源:《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被寄予厚望》——科技日報2024-05-10

《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被寄予厚望》——科技日報2024-05-10

我們的嫦娥六號,被人類首次月背採樣給予厚望。

因為我們是首個敢嘗試這項挑戰的國家,非常震撼人心。

這也說明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在航天領域發展的越來越優秀。

結語

相信嫦娥六號會成功回家,這次的成功也是我們航天技術的一項重大進步,也能讓我們更多的了解月球背後的秘密。

最後,我們祝願嫦娥六號早日完成任務,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吧!

信息來源

《嫦娥六號整裝待發!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務?》——環球網2024-05-03

《九天攬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將托舉嫦娥六號奔向月球》——央視網2024-05-03

《為何在月球背面着陸難於月球正面?》——國家航天局2015-12-09

《無價之土!月球“土特產”有何價值?嫦娥五號帶回月壤首次公開亮相》——央視網2021-02-24

《新聞多一度|嫦娥六號啟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難?》——新京報2024-05-03

《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被寄予厚望》——科技日報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