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變形蛋”被發現了

近日,《白堊紀研究》刊發一項恐龍蛋研究最新成果。通過對山東萊陽出土恐龍蛋化石的深入研究,古生物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新蛋種,並將其命名為“變形蛋”。

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新蛋種化石。受訪者供圖

2019年,在一次國際聯合野外科學考察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在萊陽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化石,隨後協同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的工作人員進行搶救性發掘。在發掘過程中,研究團隊注意到這些恐龍蛋的變形現象,這種現象在已知的恐龍蛋化石記錄中極為罕見。

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安徽大學的研究人員的合作研究下,確認新發現的這窩恐龍蛋化石是一個全新的蛋種。

研究人員從“變形蛋”的徑切面觀察,發現其內部發育大量的錐形蛋殼單元組合,它們之間有較大的間隙;中間發育柱狀蛋殼單元和小孔;最外層發育殼單元的分支,形成灌木狀微結構。研究人員推測,“變形蛋”可能是鴨嘴龍的蛋,其年齡為晚白堊紀中期。

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