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財大氣粗的“世界首富”貝索斯豪擲30億美元,企圖用高深莫測的重編程技術重回生命巔峰時;當各國頂級科學家耗費大量精力、經費,研究複雜危險的基因和細胞技術時……
耶魯科學家卻“四兩撥千斤”,在基礎的飲食運動上,找到了對抗變老的方法,便宜且效果顯著。這篇發表在權威期刊《Aging》的科研顯示:僅用8周,受試者生理年齡指標“年輕”了3歲多![1]
耶魯大學科研:2個月生理年齡倒撥3歲
實驗中,耶魯團隊招募了43名年齡在50-72歲的成年男性,將他們分為兩組。對照組保持日常飲食,實驗組也只需要按照食譜進食,再配合生活方式上稍作調整即可。
食譜如下:每周吃3份肝臟(每份約85g)、5-10個雞蛋、2杯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捲心菜、花椰菜等)、2杯深色綠葉蔬菜(如甘藍、菠菜、芥菜)等。餐後補充DNA甲基轉移酶多酚調節劑。
另外,生活方式方面:每天進行兩次呼吸練習、每晚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一周中至少5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即可。
8周後實驗結束,研究團隊採集了受試者的唾液,通過精準的Horvath甲基化時鐘測量發現:相比對照組,實驗組平均生理年齡年輕了3.23歲。
而血測結果也顯示,實驗組的總膽固醇降低了0.5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0.435mmol/L,甘油三脂水平降低25%,這意味着他們的脂質代謝能力相當於年輕人。
這一結果驚艷了科學界,甚至帶動了一波返璞歸真實驗熱潮。
日常飲食背後,什麼物質在大顯神通?
為什麼耶魯的實驗中,吃的是常見食物,作息也只是做簡單調整,卻能做到2個月年輕3歲呢?或許原因不僅在食物本身,更在於食物搭配背後的機制原理。
當科學家將目光轉向分子層面,這些專門搭配的食物中的核苷酸分子或是重要原因。
2021年,發表在《功能性食品》上的研究顯示:日常飲食是身體攝取“核苷酸(NTs)”分子的重要來源。[2] 文中闡明,核苷酸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它不僅是基本遺傳物質核酸的組成部分,還參與眾多細胞轉化過程,被視為生命體的重要營養元素。
核苷酸在體內有多種形式,如將化學能轉移到生理過程的三磷酸腺苷(ATP);酶促反應的重要輔酶因子NAD、輔酶A和NADP+;參與細胞信號傳導的cAMP和cGMP;核酸營養是指核酸、核苷酸、核酸衍生物等核酸類營養物質。隨着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核酸營養日益受到學界和產業界的重視。
此外,研究還揭示核苷酸對免疫細胞有較好的增強作用。通過促進白介素-12、白介素-2分泌、白介素IL-4分泌,從而上調Th1細胞比例。而Th1細胞參與抗原蟲和細菌的免疫,還能輔助細胞毒性T細胞(CTL)分化,並激活巨噬細胞。
但是食物來源的核苷酸大約只有5%左右進入細胞內核苷酸池,因此平時不均衡的飲食可能造成核苷酸類營養缺乏。而耶魯“8周年輕3歲”的食譜雖然管用,大家卻很難長久堅持下去,尤其是對於菜系豐富、“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來說更難。
研究中還指出:在腸道損傷、老齡化的過程中,對核苷酸的吸收和利用下降,正常從食物中攝取核苷酸難以滿足細胞代謝的需求,此時外源性補充核苷酸,對擁有更好的免疫力,更健康的身體或有幫助。
相關市場破10萬億,核苷酸分子或推動百歲時代到來
隨着核苷酸重要性的揭示,加上其人體天然物質安全性背書,相關膳食補充劑也在市場掀起熱潮,或幫助數千萬人增強身體素質。
知名投行美銀美林在一份報告指出:醫學知識以每73天就將增加一倍的速度前進,一場科技進步正在席捲而來。依託於科學家創造的豐富科學知識,人類對自身的認知愈漸深入,可以通過高效的方法拉長健康壽命。
無論是耶魯日常飲食運動,或是核苷酸補充劑這樣的科技成果,都在朝着一個目標而努力——幫助人類活得更好、更久,如今我們正一步步靠近這一目標。
正如琳達·格拉頓教授所言,“百歲時代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我們也是時候做些準備了,你準備好了么?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ging-us.com/article/202913/text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646462100147X
[3]Chen Q, Z SIDT1-dependent absorption. Cell Res. 2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