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百萬年古人類頭骨化石到人類起源學說:非洲起源VS多地起源

國家文物局:湖北發現古人類頭骨化石, 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演化史

2022年,湖北學堂梁子遺址,發現“鄖縣人”3號頭骨,引起巨大轟動。

該遺址此前已發現:2具距今約100萬年前的古人類頭骨化石、2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和207件石製品,還發掘出2000多件石製品和少量動物化石。

“鄖縣人”3號頭骨特點:埋在砂土地層中,包含露額骨(包括眉脊)、眼眶、頂骨、左側顴骨和顳骨及枕骨左側。

鄖縣人三號頭骨

“鄖縣人”3號頭骨的意義:

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保留該階段人類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學特徵。

該化石處在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為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東亞直立人來源、東亞直立人與智人演化關係等重大課題提供了翔實而關鍵的化石及文化證據。

更大的意義,“鄖縣人”3號頭骨強有力地支撐了人類多地起源學說。

人類起源之猿類進化學說

猿類進化學說,將人類發展過程分成五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現代人。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萬-150萬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製造工具。

能人:生活在距今200萬-150萬年前,能製造簡單的工具。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萬-20萬年前,會打造不同的石器,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學會了用火、並開始狩獵,是人類進化的最關鍵的一個階段。

智人:生活在距今20-1萬年前,非常接近現代人類,不僅完全直立,而且腦容量已經達到現代人的大小(平均為1360mL)。

人類起源之猿類進化學說

猿類進化學說,為當前主流。

不過,對於人類到底起源於何地,又有許多分歧。

當前最主要的兩派分別為:人類非洲起源學說,人類多地同源共起學說。

人類非洲起源學說

人類非洲起源學說的主要依據:

一)非洲古人類化石豐富

非洲古人類化石非常多,且化石年代久遠。

比如:距今已有390~420萬年之久的南方古猿化石,發現於非洲的埃塞俄比亞

非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種類也多,高達十幾種。

非洲能找到人類起源各個階段的化石,包括南方古猿,直立人以及智人等階段的化石。

二)線粒體之夏娃理論

夏娃理論認為:現代地球人,都是20萬年前某個非洲女性祖先的後代。

夏娃的後代離開非洲,擴散到歐洲,亞洲等地,又經過百萬年進化,而形成不同人種。

三)DNA片段實驗,無生殖隔離

通過各種動物的血紅蛋白氨基酸差異實驗和DNA片段實驗,來證實非洲起源學說。

通過古代化石提取的基因,與現代人類的Y染色體和基因組基因等進行對比分析。

還有根據各種基因突變點的當前分布來推斷遠古時代的人類情況。

四)現代人結構學,語言學等等

基於現代人結構學,甚至語言學的研究,來證明現代人起源於非洲。

人類多地同源共起學說

隨着中國的古人類化石越來越多,傳統支撐人類非洲起源學說的依據就越來越難以服眾。

一)中國古人類化石越來越多

中國古人類化石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而且非常連續完整。

而且化石之間有着明顯的體貌傳承特徵。

顯然,中國本地的人類種群從未中斷過,而是連續進化中。

二)線粒體研究太粗略

許多人受到聖經版的亞當和夏娃起源影響,以為基因突變是一次性單體突變成功,再擴散出去。

其實:相同物種在相同環境中,會有相同的基因突變概率。

人類從直立人進化到智人,不是某個猴子突然進化成功,一次性實現跳躍性進化。

而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進化,需要幾百萬年,上億次基因突變,種群特徵才能從量變引起質變。

許多人只認一個祖先,其實人類的祖先不可能如此的的單一。

我們用假設來反推祖先數量:

每個人有兩個父輩(父親和母親),有四個爺爺輩(父親的父輩,母親的父輩)...

依次類推,每個人的祖輩,都有無數個,而不是簡單地歸為某一位。

三)DNA片段實驗,人類無生殖隔離

從古化石中提取DNA,有許多缺陷,容易造成污染,準確性大打折扣。

以前認為:人與猩猩之間的基因有98%相同,人與人之間的基因差應該小於0.5%。

最新基因研究發現:不同人之間的基因差距超出想象。

人類之間沒有生殖隔離,是非洲單點起源學說支持者常用來否定多地起源學說的依據之一。

川金絲猴滇金絲猴的領地如此接近,都有生殖隔離,而人類相隔萬里卻沒有。

其實,華南虎東北虎也相隔幾千公里,也沒有生殖隔離。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

人類自從成為直立人之後,就和老虎一樣,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除非被島嶼之類的物理隔離,否則很難被隔離開,也就不會出現生殖隔離。

不過,對於人類來說,就算是島嶼也沒法隔離開人類。

也就是說,成為直立人之後的人類,一直處於食物鏈最頂端,一直保持着全球基因交流

許多支持非洲起源學說的學者,常常有個錯誤觀點:以為物種基因交流,必須是非洲直立人與東亞直立人直接面對面的交配,才能產生基因交流。

其實,物種基因的交流,基因的擴散,是以波狀對外擴散的。

只要物種佔領的領域沒有被完全隔離,相互之間就可以通過一個村落連接一個村落的方式進行基因交流。

可以確定的是:直立人時期,直立人種就已經稱霸整個世界島,不存在被隔離的情況。

因此,古人類的基因突變是在全球範圍內同時發生,同時多向交流,並且從未中斷過。

古人類的基因交流從沒中斷過,因為不會產生生殖隔離現象。

不過,因為不同地區之間的種群基因交流寬帶不同,不同時間段的基因突變數也不同,從而產生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亞種。

例如:華南虎與東北虎。

四)現代人結構學,語言學等等

這些學科都屬於新學科,屬於前期探索階段,存在許多個人主觀臆斷。

其實,除了主流的猿類進化學說,還有許多腦洞更大的學說。

例如:神創說,外星人起源說,外星人基因改造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