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元3200年,九百多歲的曲波老人,最後一次遠征外太空

原創連載小說《千年之命》

第一章 歸願之旅

公元三二零零年四月二十八日晚上八點整,“人類三號永動飛船”在海南星空發射場地廣播“各位旅客請注意,距離發射還有八分鐘,請趕緊找到自己的房間,坐到航空椅子上,按要求固定好自己,行李放到指定的行李倉內,鎖好倉門。現在開始倒計時準備。”

“七分鐘準備。”

“五分鐘準備。”

“三分鐘準備。”

“一分鐘準備。”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

一百台發動機瞬間噴出熊熊大火,飛船穩穩噹噹的上升。很快,飛船進入到預定軌道,一級發動機關停,系統自動啟動二級發動機。

“人類三號永動飛船”載着一萬名旅客,帶着一萬個航天夢起飛了。他們將沿路短暫停靠在月球、火星等地觀光修整,並一路飛出太陽系,最後到達目的地——銀河系的另一個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盤古星球。這次旅程將耗時五年。

“人類三號永動飛船”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科技、文明跨越發展到新高度的標識,它承載着數十億人的夢想,是人類走出地球、飛出太陽系、探索銀河系奧密的希望。祝你一路順風!平安凱旋!

“人類三號永動飛船”宇航飛船停在中國海南空天發射場準備發射,這個單體面積相當於百個足球場大的飛船是集成人類最新技術能力由地球頂級的科學家團隊、企業共同設計、智造、花費十年才完成的作品,是在人類一號、二號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積累和跨越創新、大膽運用最新科學技術經過長時間論證所創造出來的成果,也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最齊心協力,萬眾一心,不分國籍、民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識形態等由聯合國參與組織、協調,承載着人類共同的願望,為了人類共同的目標而實現的一個偉大創舉。

人類走到今天,隨着“人類一號”“人類二號”的成功跨越出航,眼光目標早已飛出地球,甚至飛出太陽系,到銀河最深處去尋找希望和未來。

“人類三號永動飛船”體型龐大,這是人類距今為止製造的最大的飛行器。外觀成環型狀結構,最大外經一千米,高四百米,中間是一個直徑三百米的通孔。中間孔壁形成一個圓環結構體,就像軸承的內環,與這內環上下端連接片狀結構體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到主體的最外圓環上,外環壁厚的上下端設計有槽溝型的軌道,片狀體設計有外圓滑的T型結構配裝在溝槽內,能夠使片狀體以內環體為軸心沿外環體槽溝軌跡環型滑動,片狀體與內環體是緊固一體結構,內圓環上下端內部結構就是照陀螺儀原理設計,內圓環與片狀體及外圓環是一個動態組合體,可繞X、Y、Z軸成球體轉動,可使主體始終保持水平狀態。內環體與主體內圓壁連接的是一個巨型的減速器結構裝置。減速器裝配在一台巨型的電機上。主體的外圍覆蓋件是太陽能電池板,這太陽板是用最新的科研材料製作,光電能轉換效率可達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說一千瓦的太陽能照射到一平方米太陽板上有八百八十瓦轉換成電能,這是非常非常高的轉換效率,人類的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把這利用到極限了,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能開發出這種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板材料,充分利用太陽光照,環保乾淨安全,極大改善人類電力資源的緊缺狀況。同時能耐高溫可達一萬攝氏度以上,抗拉強度可達幾千MPa,具有阻燃抗燒、密度小、不易變形特性,外表塗層抗高強光、防紫外線、紅外線電磁輻射等,科學家對它還經過改性成晶體結構,透明度相當於玻璃,這樣在飛船主體內部可以觀察外面世界。

飛船供電電源有兩套方案,方案一是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源,這是主要方案;方案二是核能供電,這是作備用方案,當長時間處於黑暗環境中,太陽能板不能充電,而蓄電池電用完的情況下智能電管理系統會自動轉換到方案二啟動核能供電。

飛船設有一百台推力五萬噸以上的一級發動機,是飛船升空時用的,當飛船飛出大氣層進入預定軌道時就關閉一級發動機,切換到二級發動機。一級發動機均勻分布裝配在飛船主體的底部,方向與主體底面垂直,採用伸縮結構,用時伸出來,停用時收縮到管筒內,筒口裝蓋保護。二級發動機與一級發動機動力源不同,一級發動機是使用液體燃料,二級發動機不用燃料,而是使用電能——中壓直流電源驅動動力裝置。

飛船總共設計六十層,中間三十層為生活區,這裡共設計各類套房五千套,可同時入住兩萬人。生活區設計有空中花園,含有各類植物,花草,樹,應有盡有。還有微型海洋館,裡面有成百上千種魚類動物。飛船的上下端最外兩層為科學實驗室,實驗室配有比較齊全的天文科學方面的設備和其他關於生命科學,星空通訊等等多個學科方面的實驗、檢測,監察儀器設備。緊接着實驗室的的上下兩端各四層分別是無土栽培農產品層——小麥、水稻、玉米及各類瓜果蔬菜等等;家禽水產層——雞、鴨、豬、羊、牛、魚、蝦等等;食品倉儲層和食品加工層。這些都是為解決飛船上人員的一日三餐問題,當然飛船上儲備有充足的各種食材,這些種植、餵養的只是做補充,能適當提供一些新鮮的食材如瓜果、水產、肉這些無法長時間庫存的,以滿足食慾。再往中間就是休閑娛樂區,設有體育館,影院,演播劇館,酒吧等等。其中還有水庫層和發電層及其他功能設備層。這是一座移動的小城市,各功能設施基本齊全,內部結構錯綜複雜,中間有升降梯,靠內沿邊設有跑道,可跑步或騎車從頂層一直到下端第一層。主體外邊都是類似玻璃結構的透明牆體,每層都可以朝外觀光,你可以懶洋洋地躺在房間的床上欣賞浩瀚宇宙景色,也可以與家人朋友坐在休閑區的酒吧里,或對酒當歌、或暢談人生、或注視遠方尋找詩意靈感。

飛船內部結構設計已解決重力問題,因此,人類在裡面活動跟在地球上無很大差別。飛船內部設有空氣、水循環系統,生態環境完全參照地球條件適合人類長時間活動生活。

在休閑區的公園層,這裡布滿了綠色植被、花草、樹木,還有鳥兒的歌唱聲,只是這些鳥兒是關在籠子里的。這裡環境清靜,老年人喜歡在這裡散步。有一對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每天(飛船內部的作息時間完全按照地球時間,每天二十四小時白晝夜間轉換。)都會沿着公園外圈的觀景路散步,走累了就坐在路邊的椅子上休息,望着窗外浩瀚的宇宙,星光璀璨,窗外的場景是那麼的熟悉而又遙遠,老人家久久地注視遠方,若有所思。

是的,對於這對老人來說,這一切他們太熟悉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人類的發展進程跨越到全新高度,今天的人類能如此幸福地踏上星宇旅行,都是他與他帶領的團隊用生命和智慧所創造出來的,他們傳奇的一生,是值得人類敬仰歌頌的。尤其是這對老人,他們為此奮鬥一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一起走過的九百多年的歲月,堅守一輩子至貞不渝、相濡以沫的愛情、婚姻傳為佳話。

是啊!一千年太久,總要找點事做,也總要做點事出來。一千年太長,長得自己都記不起自己活了多久了。見過多少人,遇過多少事,走過多少路,如同浩瀚星空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但這條路,這條沒有向標,沒有路燈的路,自己帶頭開闢的宇宙之路,這一輩子想忘都忘不了。

千年的風

帶來千年的塵土氣息

一個時代 一陣風

風起風落

風塵僕僕


夕陽在述說朝霞

衰老在描繪青春

風不曾停下

無形無聲

無畫無景

我要走了

千年的風

已隨風而去

不知

去向哪裡

或許

歸於來時的路​​​


國作登字-A-2022-10119571。原創小說,未經允許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