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侗:開拓中國植物生理學。誓言“抗戰失利,國破則以身殉”

致敬緬懷植物學、生態學家李繼侗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一十六

揭秘森林生理,

釐清植物功能。

“長素”芽萌聰慧辨,

水土保持草樹承。

心霖潤嶺青。

國破誓將身殉,

邦強必以科精。

大地山川識百態,

學府天華育萬鷹。

江河無限情。

(《破陣子》—張飆)

今天是李繼侗院士(1897年8月24日--1961年12月12日)的誕辰紀念日。他是中國植物生理學的開拓者,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留美學生獲得林學博士學位第一人。他1921年發表中國最早的森林生態學文獻《青島森林調查記》,1929年發表關於光合作用的瞬時效應論文,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反響,被公認為瞬時效應的最早發現者。他利用離體培養法研究銀杏的胚胎髮育過程的工作是中國人工培養植物組織和器官的開端。他先後在金陵南開清華北大等任教,培養了大批植物學人才。著名科學家殷宏章婁成後吳征鎰李博等都是他的學生。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繼侗總是跟學生一樣自己背行李和標本,跋山涉水,身教言教。他通過燕麥胚芽鞘向光性的長期研究,終於發現了生長素,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佳話。

他一貫主張:科學研究要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要解決生產中存在的一些重大問題。

抗戰時,他曾寫信給家人:“抗戰連連失利,國家存亡未卜,倘若國破,則以身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