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遠遠看去令人驚嘆,接觸則使人斃命,那閃電到底是如何電死人的呢?
雖然直擊雷威力巨大,殺死一個人綽綽有餘,但是閃電仍有許多怪誕而且罕見的方式,能讓人英年早逝。
閃電是正負電荷相互作用的結果,正負電荷總是相互吸引的。但在雷暴中,尤其是在雲層里,會形成巨大的正負能量場,而且保持排斥狀態。最終,這些電荷大量聚集,超過其排斥承受限度,發生碰撞,最終是形成閃電。
電荷碰撞常常發生在雲層內部或者雲層之間。但是,地面正電荷也可以與雲下負電荷接觸,形成閃電。一道閃電,一般可達3億伏特電壓,3萬安培電流的能量,可將周圍的空氣加熱至5萬華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所以,閃電直擊帶來的熱和電是致命的。
但是,人類並不是閃電的首要目標。當閃電想要到達地面時,會選擇最簡便的路徑,一般就是擊中附近最高的東西。所以,閃電直接擊中人類非常罕見,在雷擊致死案例中佔比很小。
當我們接觸被雷擊中的物體時,會出現間接雷擊,這幾乎與直接雷擊一樣罕見。如果有利於其更快地到達地面的話,閃電也能在物體之間轉移。比如,從一棵樹轉移到一個人身上,這就是閃電側傳導。約1/3的雷擊致死事件與其有關,甚至有閃電在人與人之間發生側傳導的記錄,就像世界上最糟糕的抓人遊戲。
當閃電最終到達地面時,人們往往被它所產生的電流殺死。這些電流呈環形擴散,沿一條腿向上,在我們的身體中流動,從另外一隻腿流出,再繼續前進。儘管這些電流不如直接雷擊強勁,但仍舊可以干擾人正常電節律,導致心臟驟停。
近期,科學家發現了第五種閃電致死方式。當具備閃電發生條件時,包括我們在內的地球上的許多東西,可以積累正電荷。即使這些被稱為流動的正電荷,沒有遇到負電荷,當附近出現閃電時,依舊可以強烈放電,這種衝擊也足以使心臟停跳。比這可怕,可能還有第六種閃電致死的方式……
基於我們對電和熱對人體造成的影響的了解,有時候,受害者會出現無法解釋的傷,比如脾臟破裂,內部瘀血。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受到了閃電聲音產生的強力衝擊波而死亡,關於這一點,目前還只是理論 但是實驗為此提供了一些證據。
不管它是如何發生的,令人寬慰的是,閃電造成的傷亡比以前少多了,每年平均有47人死於閃電。過去的幾十年間有幾百人如此,2017年則創造了現代歷史上最低死亡記錄,只有16人死亡。
之所以,死亡人數降低,這有賴於基礎設施對閃電的引導作用,人們也逐漸掌握了如何避雷。說到安全,在避雷期間以及雷暴結束後至少30分鐘內,最應該做的就是待在室內。
那麼如果是在戶外的話,千萬不要站在高地,盡量蹲得越低越好,同樣也不要站在孤立的高結構——比如大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