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45周年!旅行者號傳奇仍在續寫,什麼時候飛出太陽系?

1977年8月20日NASA按照計劃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它的目標是探測太陽系的四個遠日行星,大約半個星期後,9月5日旅行者一號也順利升空,開始它們的歷史使命。

這兩個探測器就如其名字一樣,它們懷揣着人類的願望作為旅行者,前往宇宙深空去見一見世面。

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在太空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賽,有的時候科學目的甚至並不是首位,往往就是為了一個面子問題。例如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了斯普特尼克一號(Спутник-1),這是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意義非凡。

而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位飛出地球進入太空的人類,同樣是意義非凡。

蘇聯的成功深深地刺激着美國,NASA開始着手進行載人登月計劃,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在1969年-1972年NASA共成功了6次,把12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表面。實際上在那一段時間裡,美國和蘇聯不僅僅探測月球,對於太陽系的四顆岩質行星也進行了探測工作。

人類的快速發展,在太空領域方面體現在可探測的範圍越來越大,我們不再局限於地球附近天體的探測,在太陽系內稍遠一些的行星也進入人類的探測目標。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姐妹,它們主要的任務是探測太陽系內四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它們的衛星。1977年實際上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在那一年有一個窗口期,可以實現發射一個探測器一次性探測四個氣態巨行星,它們在空大約可以呈現一條直線的狀態。

當完成對木星的探測工作之後可以一站站的實現對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的探測工作。

而旅行者一號因為著重的探測了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因此錯過了對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系統的探測工作,最後這個任務也就留給了旅行者二號來完成。

兩個探測器也不辱使命,完成了對四個氣態巨行星系統的探測工作,獲取很多資料和數據,都是以前人類並不了解的。

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和旅行者二號探測器,它們的基礎探測目標是四個遠日行星,最終的目標實際上是要飛出太陽系,一直飛往宇宙深空。

至少到今天為止,旅行者號姐妹探測器的傳奇仍在續寫,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它們將會在2025年徹底失去電力,和地球上的控制室失聯,屆時這兩個探測器就真的成為旅行者了!

8月20日是旅行者二號發射45周年的紀念日,再過半個月9月5日是旅行者一號發射45周年的紀念日。以旅行者一號為例,自從1977年從地球上出發,飛行45年大約飛行了230億公里。

最著名的一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點”,就是旅行者一號在1990年由旅行者一號拍攝下來的。

圖片中顯示了我們的地球,那個承載了數百萬個物種幾十億年發展史的地球,在照片中就是一個不到一像素的點,當時旅行者一號完成了基本探測目標後,要向太陽係為飛去,受地面控制掉轉相機記錄下了當時的場景,那時它距離地球大約是64億公里。

現在旅行者一號距離我們超過二百億公里,那麼它們飛出太陽系了嗎?

人類認識太陽系的大小實際上有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最開始我們認為八大行星的範圍就是太陽系,但是後來我們在更遠處發現了柯伊伯帶天體,後來科學家認為太陽風的作用範圍是太陽系的大小,例如旅行者一號在2012年就穿過了太陽層頂進入星際空間,旅行者二號是在2018年完成的。

目前認為太陽系的大小範圍是太陽引力的作用範圍,一般指奧爾特飲的邊界,這是一種太陽系內的假想結構,被認為是長周期彗星的大本營。

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的直徑大約是2-3光年,按照最小來算,如果讓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至少飛行一光年的距離,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30億公里,按照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行的平均速度,它還需要飛行大約17600年才能飛出太陽系。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或許永遠都飛不出太陽系。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