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收縮率難控制?影響因素有什麼!「附常見材料收縮率表」

聚丙烯是通用塑料中用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具有密度小,剛性好,耐撓曲,耐化學腐蝕,絕緣性好等優點。它的不足之處是低溫衝擊性能較差、易老化、成型收縮率大。


通過改性可以改善聚丙烯的低溫衝擊性能、成型收縮和熱老化性能。收縮率如果能控制好,對聚丙烯改性料的推廣使用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利用改性聚丙烯取代傳統的工程塑料,收縮率這一點顯得十分重要。

聚丙烯改性在國內已經有成熟的技術,但對收縮率問題的分析較為分散。鏈塑網整合現有資料,針對此問題為大家進行一些闡述,希望給行業內的各位提供思路。

產生原因

聚丙烯的成型收縮大是聚丙烯本身的一大缺點,這主要是由於聚丙烯的高結晶度所致。結晶後的聚丙烯比重增大、體積縮小。結晶度為0%和100%時其比重分別為0.851和0.936。因此純PP的成型收縮一般在1.7-2.2之間。


控制聚丙烯的成型收縮率主要是控制其原料成型時的結晶度:結晶度越小其成型收縮率也越小;反之,結晶度越高則成型收縮率也越大。


在聚丙烯改性塑料中,由於各種改性劑的加入都不同程度地破壞了聚丙烯原有的結晶度,從而改變了聚丙烯原有的成型收縮率。


一、橡膠對聚丙烯收縮率的影響

隨橡膠含量的增大,成型收縮率呈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於橡膠的加入破壞了聚丙烯自身的結晶度,從而導致成型收縮率的下降,而且三種彈性體POEEPDM、SBS對成型收縮率影響也有差異。

在彈性體含量低於5%以下時,各類彈性體對PP收縮率的影響基本相同。只是彈性體含量超過5%以後,不同彈性體品種的影響程度出現分歧,對收縮率影響大小的順序為POE>EPDM>SBS,與彈性體對PP的增韌效果一致。


在PP中採用無機填料與彈性體混合加入,收縮率下降效果更好。


二、礦物填充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

聚丙烯用的礦物添加劑主要有碳酸鈣滑石粉雲母粉等。礦物添加劑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礦物添加劑本身不收縮,它的加入從整體比例上降低了聚丙烯改性料的收縮率;二是礦物添加劑的加入必然影響聚丙烯的結晶度,從而影響收縮率;三是微細的礦物劑加入後,起到一種成核劑的作用,改變了聚丙烯的結構狀態,防止大的球晶的形成,也影響聚丙烯的成型收縮率。


1)填料的形狀

無機填料的形狀不同對收縮率的影響效果不同,具體影響大小順序為片狀>針狀>顆粒>球狀。

2)填料的粒度

同一種填料的粒度不同,對收縮率的影響效果也不同,粒度越小對收縮率的降低幅度就越大。以滑石粉填充PP (20%滑石粉+8%POE)為例,不同粒度滑石粉對收縮率的影響如下。

3)填料的表面處理

同一種填料,在與樹脂複合時是否進行表面處理,對收縮率的影響效果也不同。進行表面處理的填料,對收縮率影響效果更大。

4)填料的用量

同一種填料添加量不同對收縮率的影響也不同,添加量越大收縮率的下降越大。


三、纖維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

這裡所指的纖維包括各類無機纖維和有機纖維。以短玻璃纖維增強為例,在PP樹脂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玻璃纖維都可以大幅度降低其成型收縮率。

與短玻璃纖維相比,長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的優點為收縮率更低,而且縱橫向收縮率一致。晶須增強聚合物的收縮率比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的低。


玻璃纖維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最大。當玻璃纖維的含量達到30%以上時,其聚丙烯改性料的成型收縮率從1.8下降至0.5,而且表面處理過的玻纖對成型收縮率影響大於未進行處理的玻纖。


玻纖的加入一是破壞了聚丙烯的結晶度,影響收縮率,更重要的是玻璃纖維限制了聚丙烯的結晶收縮。


四、聚乙烯的加入對聚丙烯成型收縮率的影響

聚乙烯的加入也影響聚丙烯改性料的成型收縮率。雖然聚乙烯也是一種高結晶度的塑料,成型收縮率也很大,但在加入聚丙烯中後相互都不同程度地破壞了各自的結晶度,使整體成型收縮率下降。


可以採用與其他樹脂進行共混,或進行化學交聯和接枝改性。


五、聚丙烯自身MFI的變化對成型收縮率的影響

聚丙烯的成型收縮率受其結晶度的影響,而結晶度又受其自身分子量大小的影響。當MFI增大時,分子量減小,其結晶速度增大,成型收縮率增大。


改性劑對聚丙烯成型收縮率影響的比較

各種改性劑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如表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各種改性劑對聚丙烯改性料成型收縮率的影響都不一樣,玻纖影響最大,順序大致為:玻纖>礦物質>彈性體>聚乙烯。

幾種改性劑並用時,聚丙烯收縮效果不一樣,影響因素很多。如改性劑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程度、礦物改性劑自身的粒徑、各種礦物填加劑的表面處理情況等,都對成型收縮率有影響。


此外,在成型過程中注塑機的成型工藝對成型收縮率的影響也很大。如注塑溫度和注塑壓力的變化對成型收縮率都有影響。

常見材料收縮率

文章來源:專塑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