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探月衛星失聯,“重返月球”計劃或再次延期,五角大樓緊張了

萬萬沒想到,美國的衛星竟然失聯了

當地時間7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國Capstone立方體衛星在脫離地球軌道向月球前進的過程中“失聯”。

須知,這項任務可不便宜,總成本高達3000萬美元,其中航天器開發和運營耗資2000萬美元,另外電子發射器耗資1000美元,NASA輕易不會捨棄。

但截止目前,NASA的工程師們仍在嘗試恢復聯繫,可惜沒有收到好消息。

這件事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這顆衛星屬於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任務目標是為了測試一條不同尋常的月球軌道,算是該計劃的重要“探路者”。

說到這裡,必須先介紹一下“阿爾忒彌斯計劃”。

古希臘神話中,阿爾忒彌斯是阿波羅的孿生姐姐,這也是該計劃名稱的由來。和1961年至1972年之間實施的“阿波羅計劃”一樣,“阿爾忒彌斯計劃”同樣是為了實現載人登月,但終極目標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要說兩個計劃有什麼不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新計劃“時間緊迫”!

因為在2017年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才簽署《1號天空政策指令》,要求NASA制定新探月計劃。直到2019年,新計劃才確定名稱,且載人登月時間點被設置在2024年

換言之,NASA還剩最後兩年半的時間,來實現美國“重返月球”的夢想。

可眼下,原定計劃中的一顆衛星突然失聯,勢必會影響NASA的數據建模,進而耽誤登月計劃的實施。不得不說,留給NASA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當然了,計劃不能按時實施,完全可以推遲,反正美國也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

根據任務時間表,執行無人在軌飛行實驗的阿爾特彌斯1號,本應在2021年底發射。然而,NASA先是推遲到2022年2月,然後又推遲到4月30日,最新消息是計劃在8月底至9月初發射。

正因如此,真正執行載人登月任務的阿爾忒彌斯3號也被多次延期,NASA局長尼爾森已經表態稱:2024年載人登月在技術上沒有可行性

那要推遲到多少年?注意NASA的最新表述,載人登月時間不早於2025年,甚至沒有標記準確的時間點。顯然,這是在為之後“留退路”,說不定還要推遲呢?

實際上,這也是美國科技霸權現狀的一種映照。

打一個比方,據美國政客新聞網5日報道,美國國防部正在制定一項“熱氣球”計劃。在該計劃中,這些高空充氣飛行器將被放飛到6萬至9萬英尺之間,並被納入五角大樓的監控網絡中,用來跟蹤高超音速武器

而這項計劃,已經執行了至少兩年時間,前後花費了約380萬美元。但在2023財年中,五角大樓卻計劃為此投入2710萬美元,並有可能追加預算。

對此,美國媒體評價為“看起來像科幻小說”,但從根本上看,這正是因為美國無法掌握高超音速導彈技術,才迫不得已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五角大樓已經多次進行高超音速導彈系統的飛行試驗,但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比如在去年10月份、今年6月份的實驗,不是助推器故障就是點火故障,導致導彈研製進程相當不順。

相比之下,俄羅斯在該領域是唯二的領導者之一,在今年爆發的俄烏衝突中,俄軍就向烏克蘭發射過一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也是該武器首次在戰鬥中使用

而這次應用,讓美國軍方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至少要在防禦高超音速導彈領域有所建樹。所以,五角大樓對這項另類“熱氣球”計劃的投入,比過去兩年的綜合增長了7倍。

說到底,美國防部“另闢蹊徑”的背後,其實是美國霸權正在受到挑戰。眾所周知,美國霸權的“三大支柱”分別是美元霸權、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三者相輔相成。

但世界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又疊加俄烏衝突,美國霸權已經開始出現裂痕。

以俄羅斯為例,“盧布結算令”不僅成功應對了西方金融制裁,也促進了盧布國際化,無疑削弱了美元霸權的地位。

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核彈之王”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就是俄軍抗衡美國軍事霸權的地區。

即便美國的綜合科技能力獨步全球,但俄羅斯同樣在積極應對。

俄副總理切爾尼申科表示,俄羅斯將開設30所先進工程師學院,確保關鍵領域必須由俄羅斯人完成。對此,俄總統普京也做出重要指示,必須對國家技術主權保持關注

誠然,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日前表示,俄羅斯對歐盟技術的依賴度為45%,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度則為21%,想要挑戰美國科技霸權還為時已早。

但俄方正在覺醒,這就是一個好開端,俄羅斯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也強調,“要想實現技術領先,不應該購買技術,而應該學習”,將更多的經歷投入到科學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