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哥倫比亞布加鎮上空出現的一顆神秘金屬球體引發全球關注。這顆表面無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層球體被目擊者拍攝到飛行軌跡後墜落地面,當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貝拉斯克斯認為其可能具備外星科技特徵,而科學家朱莉婭·莫斯布里奇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需謹慎驗證其來源。這一發現再次將公眾視線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謎。
根據社交媒體賬號“真相探索者”發布的視頻,這顆直徑約30厘米的銀色球體在布加鎮低空盤旋後墜落農田。貝拉斯克斯團隊對實物展開檢測後發現,球體由三層金屬構成,重量極輕且中空,表面光滑無接縫或鉚釘。他特彆強調:“人類工業製品通常存在加工痕迹,但此物渾然一體,可能來自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研究過程中,團隊使用x光掃描發現內部存在複雜網狀結構,但未檢測到電子元件或動力系統。
這一發現迅速引髮網絡熱議,部分網民將其與近年頻繁出現的“不明空中現象”(uap)聯繫起來。不過,聖迭戈大學生物物理學教授莫斯布里奇持保留態度。她指出,球體雖具特殊性,但需排除人為創作的可能性:“當代藝術家常通過裝置作品探討人類認知局限,此物或許正是此類嘗試。”她以美國“伽利略計劃”為例,說明當前科學界正通過跨國合作建立uap研究標準,強調未經專業機構鑒定的發現不宜過早下結論。
莫斯布里奇進一步分析稱,人類對天空與海洋的認知存在大量空白,這導致公眾容易對異常現象產生聯想。“過去十年間,各國政府陸續公開uap研究報告,承認存在無法解釋的空中現象。”她提到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學uap研究聯盟“正嘗試建立全球性的數據共享網絡,而哥倫比亞球體事件恰好凸顯國際合作的重要性——當異常物體出現在不同司法管轄區時,尚無統一的研究處置規範。
儘管存在爭議,該球體仍引發學界關注。檢測數據顯示其金屬成分為鋁鎂合金,與常見航天材料相符,但表面塗層的耐高溫性能超出常規標準。貝拉斯克斯團隊計劃將樣本送往德國馬普研究所進行同位素分析,以判斷材料是否包含地球罕見的元素組合。與此同時,球體發現地附近居民報告稱,近期夜間頻現異常光點,當地天文台記錄到不明電磁信號。
這場爭論折射出當代科學界對未知現象的雙重態度:既保持開放探索精神,又強調嚴謹驗證流程。莫斯布里奇建議研究者將球體提交給“伽利略計劃”這類配備先進檢測設備的專業機構,通過光譜分析、材料年代測定等技術手段尋找決定性證據。她總結道:“無論最終結論如何,這類發現都在提醒我們——頭頂的星空遠比想象中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