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2025年04月02日22:23:09 科學 1965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嘿,你絕對想不到,在那遙不可及的月球上,竟有着35處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名 ,這可真是咱中國人在宇宙探索篇章中寫下的璀璨一筆!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就拿“天河基地”來說吧,它位於月球背面最大撞擊坑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天河”,讓人一聽就聯想到浩瀚無垠的銀河,象徵著中國航天人探索宇宙的征程,如同這銀河般沒有盡頭。這個命名,是中國航天在月球探索領域站穩腳跟的有力見證,彰顯着我們邁向深空的雄心壯志。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再瞧瞧那些以中國名山命名的,“華山”“衡山”,巍峨的山川從地球“搬”到了月球。它們不再僅僅是地理坐標,更承載着中華民族對大好河山深深的眷戀與敬畏。每當我們抬頭望向月球,就好像看到了家鄉那熟悉又壯麗的山脈輪廓。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古代科學家們的名字也在月球閃耀。“裴秀”,這位中國古代地圖學的泰斗,他創立的製圖六體,為地圖繪製的精準性和規範性立下汗馬功勞;“沈括”,一部《夢溪筆談》,宛如一座古代科學的寶庫,天文、曆法、數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盡在其中;“劉徽”憑藉割圓術,在數學領域開闢了新的天地,為古代數學的發展添磚加瓦;“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將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奧秘一一呈現,是世界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的一扇窗口;“徐光啟”致力於西方科學著作的翻譯與傳播,為中西方科學交流架起橋樑。他們在月球上,宛如一盞盞明燈,照亮着現代航天人探索科學的道路。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還有“紫微”“天市”“太微”,這些源自中國古代星官體系的名字。古代的中國人,用智慧和雙眼仰望星空,構建起獨特的星官認知。如今,這些名字在月球上落地生根,是對古老天文文化的深情延續。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蔡倫”改進造紙術,他們讓知識的傳播變得更加便捷和廣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張鈺哲”發現“中華”小行星,開啟了中國近代天文學的新紀元。他們的名字在月球上熠熠生輝,是對中國從古至今科技成就的崇高禮讚。


哇塞!月球竟藏着35個中國風地名,滿滿自豪湧上心頭 - 天天要聞

從充滿浪漫想象的“嫦娥”,到勇敢無畏的航天先驅“萬戶”,這些命名背後,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對月球從未停止的憧憬與追逐。月球上的這些中國元素,可不是簡單的名字,它們是一部部鮮活生動的中國航天奮鬥傳奇,時刻激勵着我們向著更遼闊的宇宙不斷邁進!


#月球地名新發現 #中國航天的榮耀 #傳統文化在宇宙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布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新京報訊 4月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陸道培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以下為訃告全文:訃 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