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2025年03月27日20:43:02 科學 1060

3月29日,農曆三月初一,天宇將“上線”今年全球首場日食,這是一次日偏食,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被“咬”了一部分,但遺憾的是,我國無緣目睹這次“天狗食日”,感興趣的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平台或現場攝影師的精彩圖片關注和了解這一天文盛況。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 天天要聞

這是2020年12月14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拍攝的日偏食。(豪爾赫·比列加斯 攝)

作為地球的衛星,月球圍繞地球運動。而地球作為太陽系行星之一,又帶着月球一起圍繞太陽運動,日食和月食正是這兩種運動所產生的結果。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月球位於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又稱日蝕,民間稱“天狗食日”。日食又分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和日全環食。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 天天要聞

這是2022年10月2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五十周年紀念公園拍攝的日偏食。(鄭煥松 攝)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月食和日食往往成組出現,即,發生月食前後的一個朔日(農曆每月的第一日)也會發生一次日食。以今年為例,全球共發生兩次月食和兩次日食:第一次月食為月全食,發生在3月14日,緊接着3月29日就發生日偏食;第二次月食也是月全食,發生在9月7日至8日,緊跟着9月22日就迎來日食,也是一次日偏食。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 天天要聞

這是2022年10月25日在埃及開羅上空拍攝的日偏食。(隋先凱 攝)

3月29日的這次日偏食,在北美洲東北部、南美洲極東北部、大西洋北部、非洲西北部、歐洲(除東南部)、亞洲極西北部、北冰洋部分區域可以看到。“本次日食的最佳觀測地是歐洲,相信會有不少天文愛好者和遊客前往觀看。”楊婧說。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 天天要聞

這是2019年12月26日在福建福州拍攝的日偏食。(姜克紅 攝)

今年的另外一次日偏食與我國有緣嗎?“依然無緣相見。我國真正迎來觀測條件不錯的日食要等到2030年6月1日,屆時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將迎來一次日環食,其他地區可見日偏食。”楊婧說。

來源:新華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國外研究表明:茶包內含有上億微塑料,喝下去就被腸道吸收? - 天天要聞

國外研究表明:茶包內含有上億微塑料,喝下去就被腸道吸收?

在忙碌的清晨,許多人喜歡隨手拿起一個茶包,放入杯中,注入熱水,看着茶香緩緩瀰漫,期待用這杯茶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茶包,這個看似貼心又便捷的小物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大家泡茶的首選。可誰能想到,就在我們享受茶香的同時,一場悄無聲息的 “微塑料入侵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4位數學大師? - 天天要聞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4位數學大師?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四位數學大師?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而深邃的學科,始終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科學探索的基石,更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在數學的歷史長卷中,有這樣四位數學大師,他們以其卓越的貢獻、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才華,被
衛星視角:一夜之間的山火如何改變韓國地貌 - 天天要聞

衛星視角:一夜之間的山火如何改變韓國地貌

2025年3月,山火席捲韓國,燒毀了大片土地,引發了大規模的緊急救援。在乾燥多風的天氣影響下,大火摧毀了歷史遺迹,夷平了數千座建築,是該國最嚴重的火災之一。Landsat 9 的衛星圖像清晰地捕捉到了被燒毀的地貌,突顯了破壞的規模。
“救救這棵201歲的古榕樹!”幾乎沒葉子,瀕死了嗎? - 天天要聞

“救救這棵201歲的古榕樹!”幾乎沒葉子,瀕死了嗎?

N海都全媒體見習記者 羅丹凌 記者 毛朝青 文/圖“福州市閩侯縣鴻尾鄉志統厝前有一株古榕樹瀕死,希望有關部門能來拯救一下。”4月7日,福州植物愛好者繆女士在智慧海都平台後台報料稱,鴻尾村志統厝前的古榕樹為小葉榕,在4月份,小葉榕上幾乎沒有葉
衡量互聯網的重量:一個不斷變輕的思想實驗 - 天天要聞

衡量互聯網的重量:一個不斷變輕的思想實驗

互聯網非常龐大,遍布服務器群、光纖電纜和衛星。但除了物理基礎設施之外,互聯網(數據、信息、網絡空間的本質)是否有可測量的重量?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很荒謬,但物理學家和思想家多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畢竟,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 E = mc²
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這些科普知識要了解! - 天天要聞

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這些科普知識要了解!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防火警鐘要長鳴防範知識馬上學起來來源:省應急管理廳編輯:陳夢責編:張銳東審核:吳楊、李禕聲明:本平台不涉及商業用途,不收取任何費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推薦閱讀天全縣:生態築底培育綠色發展新引擎春日天全引客來 出行有序人氣旺——天全縣文旅市場清明...
城事 | 吊水去腥,科學家為魚進行“鮮味特訓” - 天天要聞

城事 | 吊水去腥,科學家為魚進行“鮮味特訓”

2025年4月8日,金山一生態養殖塘內,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劉利平和團隊忙着給魚“吊水”去腥味。“吊水”是在生產端和消費端之間添加的一道工序——清水暫養。在養殖基地的流水槽內,草魚和鯽魚暫養10天左右,通過飢餓處理消耗魚腹腔內蓄積的脂肪,並在養殖水中使用益生菌調控,可以穩定、有效地去除土腥味物質,去除率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