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周卓玥
在腹部植入一個“戒酒芯片”,就能戒掉酒癮?近期,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癮醫學中心成功完成西南地區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手術,為酒精依賴患者提供了一種更為高效的戒酒方案。
不少網友對此好奇,“戒酒芯片”的作用機制是什麼?與此前的戒酒治療相比有何不同?真的能徹底戒酒嗎?3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癮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趙米娜,揭秘“戒酒芯片”背後的秘密。
女子酒精成癮每天喝近3斤白酒
植入“芯片”後:“看到酒像看到白開水”
據了解,患者蘇女士40多歲,飲酒史長達16年。起初,蘇女士由於工作應酬需要飲酒,後來漸漸演變成每天都要喝掉1—3斤高度白酒。儘管蘇女士也很想戒酒,但一旦停酒,她便會心慌、手抖、渾身難受。
去年11月,蘇女士因復飲被收治在市四醫院成癮醫學中心。經嚴密評估,今年1月成癮醫學中心為蘇女士進行了“戒酒芯片”植入治療。據悉,此次“戒酒芯片”植入治療是西南地區首例。
腹部植入“戒酒芯片”
趙米娜介紹,自今年1月開展“戒酒芯片”技術以來,醫院已成功完成4例此類手術。“我們對患者進行回訪,手術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比如蘇女士沒有再出現無節制的飲酒行為,她說現在看到酒就像看到白開水,完全不想碰。還有患者術後在工作應酬時,喝一點酒就覺得噁心、頭昏、想吐,對酒精的渴求顯著降低。”
“戒酒芯片”啥成分?
實為鹽酸納曲酮,手術僅需要5分鐘
“戒酒芯片”究竟是什麼?記者了解到,“戒酒芯片”其實並非電子設備,而是通過微創手術將緩釋型鹽酸納曲酮植入患者體內。該藥物通過阻斷外源性阿片類物質作用,抑制酒精依賴者的心理渴求,從而降低復飲風險。
手術時,僅需在患者腹部切開約1—2厘米的切口,耗時5—10分鐘即可完成。植入後,藥物可在體內持續穩定釋放約150天。當然,費用也不便宜,據了解,手術購買藥物所需費用為1.8萬元。
趙米娜表示,“並不是診斷為酒精依賴後,患者就能馬上做手術了。前期須對患者的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進行全面評估。同時患者還需安全度過7—10天的急性酒精戒斷期,因此在此期間病人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戒斷反應,比如心慌、手抖、出汗、出現幻覺,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癲癇樣發作甚至震顫譫妄。”
“戒酒芯片”就要“守信用”
手術植入後,以後切忌“開懷暢飲”
長期以來,酒精成癮治療面臨諸多難題。酒精依賴作為一種慢性複發性腦病,患者常因反覆住院消耗醫療資源。趙米娜提到,從2020年6月至2024年10月,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癮醫學中心收治酒精相關患者900餘例,其中復飲住院率高達9.25%。
記者查詢發現,今年溫州市、駐馬店市、赤峰市等多地醫院,先後宣布完成了當地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手術。據了解,該項技術是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牽頭進行。2023年4月至2024年9月,湘雅二院牽頭對鹽酸納曲酮植入劑進行了多中心、隨機雙盲的二期臨床試驗。
2024年11月發布的總結報告顯示,該藥物安全性良好,除植入部位的不良反應外,其他不良反應與安慰劑相比無明顯差異。同時,它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總飲酒量、重度飲酒量,並減少了重度飲酒天數。
酒精依賴患者接受診療
“戒酒芯片”與此前的戒酒治療有何不同?與傳統的口服藥物相比,鹽酸納曲酮植入劑具有顯著的優勢。它避免每天服藥的繁瑣,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確保治療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同時,由於藥物直接在體內釋放,避免胃腸道的副作用,也減少肝臟的首過代謝,從而提高藥物的療效。
還有網友提出,植入“戒酒芯片”是不是相當於有了“千杯不倒”的能力,可以和朋友肆意開懷暢飲?趙米娜提醒,植入芯片後應避免飲酒,鹽酸納曲酮屬於阿片類拮抗劑,對肝功能會有一定影響,植入後過量飲酒的話不僅會加重肝功能負擔,軀體還可能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
長期過量飲酒危害健康
增加患非傳染性和精神類疾病風險
我國儘管人均飲酒量不及歐美國家,但由於人口基數大,因酒精導致死亡的人數位列全球首位。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酒精成癮人群以男性居多,年齡集中在18 —50周歲。而酒精成癮的原因複雜,既與酒精物質本身對神經遞質的影響有關,也涉及患者的心理、情緒以及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因素。
“長期過量飲酒對身體危害極大,已知有200多種疾病損傷和健康問題可能與酒精有關,其中60多種疾病已被明確與長期大量飲酒相關,包括肝病、心臟病、一些腫瘤等非傳染性疾病,酒精也與精神健康和行為健康問題有關,如抑鬱症、焦慮症和酒精使用障礙等。”趙米娜補充道,從長遠來看,長期過量飲酒還可能引發家庭、工作和財務等多方面問題。
“戒酒芯片”技術為酒精成癮治療帶來了新的方向。不過,雖然“戒酒芯片”適用於大部分酒精依賴患者,但仍需結合患者自身狀況,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業全面的評估檢查。
受訪人供圖
點擊封面新聞微信公眾號
“封面頭條”欄目
查看更多精彩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