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米地心搶出地球密碼,珍貴堪比月壤,中國這一發現意義何在?

2025年02月22日21:10:31 科學 4465

據央視等多家媒體報道,2月20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傳來震撼消息:中國科學家利用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萬米處採集了“來自地獄”的岩芯,其科研價值被專家稱為“堪比月壤”。

從萬米地心搶出地球密碼,珍貴堪比月壤,中國這一發現意義何在? - 天天要聞

這口亞洲第一深井的鑽探過程更是堪稱“地獄級挑戰”——不僅要承受220℃高溫炙烤鑽頭,還存在1450個大氣壓將鑽具擠壓得像“麵條”般抖動,接近11公里的鑽桿每深入一米都面臨設備失效風險。但中國科研團隊不僅突破了技術極限,更繪製出亞洲首份萬米地質剖面圖,在寒武系地層發現優質烴源岩,證實了塔里木盆地萬米深處存在兩類碳酸岩儲層。這一切重大的發現究竟有何意義?

月壤的珍貴源於其承載的宇宙密碼: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公斤月壤中,科學家發現了氦-3這種潛在核聚變燃料,每噸價值高達191億元。專家將地下萬米的岩芯形容為“比月壤還珍貴”,原因何在?

從萬米地心搶出地球密碼,珍貴堪比月壤,中國這一發現意義何在? - 天天要聞

深地塔科1井的萬米岩芯,封存着地球數億年的“記憶硬盤”——它記錄著大陸板塊碰撞、古海洋進退甚至氣候劇變的痕迹。就像考古學家通過甲骨文破譯商朝歷史,地質學家能從岩芯的礦物成分、裂縫走向中解讀青藏高原隆升的精確年代,或還原遠古超級火山噴發如何改變大氣成分。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些岩芯所提供的信息就彷彿藏寶圖一般,讓我們更準確地去發現石油、黃金等深埋地下的礦產。例如,這次在寒武系地層發現的烴源岩,或將改寫全球油氣分布版圖。

正所謂“上天有路,入地無門”,萬米岩芯的獲取難度可比月壤要大多了。

如果把地球比作雞蛋,萬米鑽探連蛋殼都沒鑿穿,但技術難度卻堪比“用頭髮絲在岩石上雕花”。從地表每下降100米,岩層的溫度就會上升2℃,至萬米時鑽頭承受的220℃足以讓普通電子元件熔化。此時的設備所承受的壓力更是達到了1450個大氣壓,相當於1.5萬輛小轎車壓在郵票大小的面積上。

更致命的是,鑽桿在超深井中會像柔軟的麵條一樣甩動,輕微偏移就會撞毀井壁。中國團隊為此研發了全球首台12000米自動化鑽機,用納米級陶瓷塗層保護鑽頭,甚至給鑽桿裝上“減震器”——這些技術讓國產化率突破90%,硬生生在“死亡之海”鑿出能源生命線。

岩芯的獲取雖然艱難,但這一切的努力是值得的,這次的研究發現讓中國重新改寫能源規則!此次發現的碳酸岩儲層,隱藏着顛覆性能源邏輯。傳統觀念認為碳酸鹽岩地層過於緻密難以儲油,但塔里木盆地超深層碳酸岩中發育的溶洞和裂縫,竟形成多個8000米級高產油氣田。

從萬米地心搶出地球密碼,珍貴堪比月壤,中國這一發現意義何在? - 天天要聞

更驚人的是,萬米岩芯證實這裡存在兩類碳酸岩儲層:一類是寒武紀古海洋生物骨骼堆積形成的生物礁,另一類是地殼運動撕裂產生的裂縫帶。這種“雙保險”結構,讓塔里木盆地的超深層油氣儲量預估達130億噸,足以支撐中國未來數十年的能源安全。

當西方仍困在“頁岩革命”尾聲時,中國已打開“深地紀元”的大門。從嫦娥五號九天攬月到深地塔科1井地心取芯,這個民族用最硬核的方式詮釋着“上窮碧落下黃泉”——那些曾被封鎖的技術、被質疑的能力,終將在自主創新的火焰中熔鑄成大國崛起的密鑰。此刻,躺在實驗室的萬米岩芯沉默如金,但它承載的,何嘗不是中華民族向深空、深海、深地進軍的錚錚誓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量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布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