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鴛鴦龍”!恐龍家族再添新丁

2024年12月01日20:54:03 科學 1090

11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作為中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內蒙古又發現一新屬種恐龍——“百年鴛鴦龍”,世界恐龍家族再添新丁。這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3年多的研究成果。

“百年鴛鴦龍”!恐龍家族再添新丁 - 天天要聞

“百年鴛鴦龍”化石標本。

“百年鴛鴦龍”為竊蛋龍類恐龍新類群,其化石發現於2021年。據介紹,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科研人員2021年在阿拉善左旗毛兒圖——大水溝野外考察點發現了兩具較完整且緊鄰的恐龍骨架化石。在之後3年多的時間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聯合開展了野外調查,經過採集、修復、CT掃描重建、激光掃描等研究,發現兩具恐龍骨架化石來自1億多年前的白堊世早期。由於該化石標本中包含兩個較完整且緊鄰的個體,故以“鴛鴦”作為屬名,種名“百年”則是紀念竊蛋龍類恐龍命名100周年。

經研究,“百年鴛鴦龍”形態學特徵組合區別於其他已知的竊蛋龍類成員,代表了一個較小型的竊蛋龍類新類群。在此之前,大部分已知的竊蛋龍類都來自於晚白堊世,而早白堊世的種類比較少、分布也基本局限在遼西地區的熱河生物群。這次發現的“百年鴛鴦龍”,為早白堊世竊蛋龍類增添了新的成員,並擴展了早白堊世竊蛋龍類的地理分布。

“百年鴛鴦龍”體長不足1米,屬於小型獸腳類恐龍,是和鳥類親緣關係比較近的帶羽毛恐龍。在骨骼形態上,“百年鴛鴦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後肢很修長,被認為善於奔跑,但是後肢肌肉卻不發達,它們可能又不太善於奔跑。“這樣的特徵組合看似矛盾,卻和現代涉禽鳥類一樣,‘百年鴛鴦龍’具有涉水習性。這個發現為我們了解恐龍的生態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證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郝明澤博士說。

除了骨骼之外,“百年鴛鴦龍”化石中還發現了胃石,表明它們像現代鳥類一樣吞食小石子儲存在消化道中,幫助研磨食物。目前,“百年鴛鴦龍”研究尚處在形態學研究階段,頭骨化石的骨骼特徵還未完全顯露。

‍‍‍‌‍‍‌

科研人員野外作業。

“內蒙古是古生物化石資源大省,中國發現恐龍新種屬近400種,其中內蒙古發現47種。目前,內蒙古有6處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產地,建成了4個以古生物化石資源保護為主題的國家地質公園和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研究保護部副部長王姝瓊說。

大量古生物化石的發掘發現,揭示了內蒙古大地億萬年來的變遷歷程,也不斷改寫着生物演化的歷史。

(來源:草原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