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2024年06月17日16:23:06 科學 1214

綜述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生活的地球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這一直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通過宇宙探測器的探索,這個謎題逐漸揭開。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作為迄今為止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雖然現已與地球失聯,但在失聯之前,它傳回了一張從距離地球六十億公里外的宇宙看地球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只是一個微小但美麗的藍點,展現了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與孤獨。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旅行者1號的這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點”,由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命名並解釋。這張照片拍攝於1990年2月14日,當時旅行者1號位於距離地球約60億公里的地方。照片上,地球僅佔據不到一個像素,是一顆懸浮在廣袤宇宙中的微小藍點。

薩根在他的著作《暗淡藍點:人類未來的願景》中,對這張照片進行了深刻的闡述。他寫道:“在這張照片上,我們所看到的地球,那顆藍點,就是我們的一切。所有的人類歷史都發生在這小小的舞台上。”

這張照片深深震撼了人們,儘管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但在廣闊的宇宙中,它只是滄海一粟。地球上所有的歷史、所有的文明、所有的生物,甚至所有的愛與恨、喜與悲,都在這微不足道的藍點上發生。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暗淡藍點”使我們對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它推動了人類對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太陽系行星的探測。人們開始思考,在這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是否有其他類似地球的星球?

然而,探索太陽系內的星球本身已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極端的環境、遙遠的距離、複雜的科技需求等,使得全面探測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變得非常困難。至於衝出太陽系去探索更遙遠的星系,這更是一個幾乎不可想象的任務。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旅行者1號:揭示現實的艱難

從1977年發射以來,旅行者1號以每小時6萬公里的速度前進,但即使如此驚人的速度,它仍然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剛剛接近太陽系的邊緣。

人類要實現星際旅行,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還有生命維持的挑戰。旅行者1號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剛剛接近太陽系的邊緣。

即使假設有一個人能夠持續飛行四十年,如何維持生命和高速飛行仍是巨大的難題。我們目前的航天技術無法支持如此長時間的飛行。維持一個人在太空中存活四十年,意味着需要解決一系列複雜的問題,包括食物、氧氣、水供應,以及廢物處理。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長期在太空中生活,人體會面臨骨質流失、肌肉萎縮、輻射暴露等問題。

心理上的孤獨和壓力,也可能對宇航員的精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即便我們有技術能力製造可以高速飛行的飛船,如何確保宇航員在漫長的旅途中保持健康和理智,依然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需要的不是幾年的技術進步,而是跨越幾個世紀的革命性突破。能否找到合適的推進技術,例如能夠大幅縮短旅行時間的核聚變引擎或者曲速引擎,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此外,還需要開發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能夠在封閉環境中持續供應食物和氧氣,這些都是當前技術尚未能完全解決的難題。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甚至如果我們有能力飛出太陽系,接下來的問題是去哪裡。最近的恆星系統距離我們也有幾光年之遙,以現有速度要花費成百上千年。就算我們到達了這些恆星系統,又如何確定它們有適宜居住的行星?如何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進行實時通訊和導航?這些問題都需要前所未有的科技突破。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旅行者1號的啟示

目前來看,星際飛行和星際移民,還只能停留在科幻劇中。即便是最先進的探測器和技術,也無法保證我們能在可預見的未來衝出太陽系。

當前,我們一直在尋找第二家園,但太陽系內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可能性非常小。火星作為一個被廣泛研究和關注的目標,雖然在理論上有可能進行改造和居住,但其極端的環境條件和技術實現上的困難,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性人類居住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保護好地球家園才是當前最務實的選擇。地球是我們目前已知的唯一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星球。它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適宜的環境條件,支撐着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

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正對地球的生態系統造成威脅。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來保護和恢復地球的生態平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我們的子孫後代,繼續在這片藍色的星球上繁衍生息。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結語

旅行者1號的四十多年飛行,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類或許被“困”在太陽系。儘管這聽起來有些悲觀,但這也意味着我們有更多的理由去珍惜我們的家園。

保護地球,持續探索,提升科技水平,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未來做出的努力。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突破太陽系的邊界,去探索更遙遠的星系。

飛了40多年,旅行者1號發現可怕事實:人類可能被“困”在太陽系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着,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着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