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2024年02月15日17:35:29 科學 1138

在多個視頻中,我們都能看到蜜獾正面怒懟獅子、鬣狗的畫面。

要知道,蜜獾平均體重僅有8~12公斤,卻敢跟獅子鬣狗叫板,因此,蜜獾被網友稱為“全球最勇猛的動物”,不僅取了個“平頭哥”的外號,還發明了“非洲亂不亂,平頭說了算”等這類詞句。

蜜獾到底有什麼真本事?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簡單了解下“蜜獾”

蜜獾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和南亞,是鼬科蜜獾亞科唯一的物種,平均體重11.7千克,體長為60~70厘米,肩高25~30厘米。

從外形來看,蜜獾背部有一層白色的毛髮,平頭哥的稱號因此而來,蜜獾主要以爬蟲、螞蟻、野果、漿果為食,他們特別喜歡吃蜂蜜,由此得來“蜜獾”。

蜜獾生性兇猛,幼崽期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成活率低於50%。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蜜獾能“馳騁”非洲大草原?

1.臭味

蜜獾在受到危險時,體內會散發出一股惡臭,方圓50米都非常濃郁,並且獅子、斑鬣狗等戰力高超的食肉動物,它們的嗅覺器官非常強大,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旦聞到臭味,那股味絕不好受。

獅子鬣狗的心態會崩潰,大草原上的水牛羚羊這麼多,難道今天這蜜獾非吃不可嗎?

既然不是非吃不可,那咱還是走吧。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2.厚厚的皮膚

蜜獾的毛髮很粗,在蜜獾吃蜂蜜時,面對大量蟄針,蜜獾都不帶害怕的,並且毛髮順滑,有時候被獅子一掌拍到,位置好的情況下,能卸掉很大一部分力道。

此外,蜜獾皮膚又厚又鬆弛,舉個例子,當獅子的利爪對着蜜獾的心臟攻擊時,蜜獾身體扭動,能讓被攻擊的皮膚避開心臟位置,受到致命傷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3.具備很強的抗毒性

網傳,蜜獾吃毒蛇就像吃辣條,就算被毒蛇咬中,蜜獾也能硬抗。

曾經在某個紀錄片中有這樣一段畫面,一隻蜜獾被黑曼巴咬中後,硬是在昏迷前把黑曼巴咬死,2小時後,蜜獾再次醒過來並且生龍活虎的吃着戰利品,完全看不出被毒素影響的痕迹。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的確如此,蜜獾體內的肌肉型煙鹼性乙酰膽鹼受體,很難與神經毒素結合,導致即便身中劇毒,蜜獾也能靠着強大的抗毒能力挺過去。

此外,有專家表示蜜獾之所以如此無畏,其中一方面在於它們凹透鏡結構的眼球,導致蜜獾看什麼動物都會變小一號,例如正常人看到的獅子體型是A,蜜獾眼中獅子的體型或許只有0.2A。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蜜獾:過度被神化的動物

事實的真相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蜜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並且站穩腳跟的法寶,居然是“被嫌棄”。

從蜜獾的“菜單”可以看出,蜜獾和獅子、斑鬣狗等上層食肉動物之間並沒有衝突,所以蜜獾和絕大多數常見的食肉動物沒有矛盾。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在少數情況下,蜜獾被迫和獅子、鬣狗對戰,為什麼說是“被迫”?

因為蜜獾身材矮小,奔跑速度慢,咬合力低,靈活性差,面對強大的食肉動物,蜜獾根本跑不掉。

動物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既然蜜獾深知自己跑不掉,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對抗,也就是說,蜜獾是沒辦法才跟獅子鬣狗對抗的,主要突出它的“不好惹”,讓食肉動物對它產生反感。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此外,蜜獾全身上下的肉很少,要消滅一隻蜜獾,除了會被惡臭熏到外,萬一被這小傢伙的爪子給抓破了皮,傷口很容易感染,最後沒準因傷口感染而死亡。

既然食物菜單沒有衝突,再加上蜜獾沒多少肉,而獵殺一隻蜜獾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卻非常大。

曾有相關記錄,1隻母豹子花了52分鐘殺死一隻蜜獾,6隻獅子花了15分鐘,8隻亞成年獅子花了20分鐘。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簡而言之,獅子消耗了1000的能量值去獵殺一隻蜜獾,結果只得到了10點能量值,所以相比於野牛、羚羊等食草動物,蜜獾在獅子鬣狗眼中屬於被嫌棄的角色。

其實蜜獾是非常害怕獅子鬣狗的,從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濕地公園觀測到的數據來看,當蜜獾聞到食肉動物的氣味時,會主動選擇避讓,甚至會躲進洞穴中,直到第二天才小心翼翼的出來。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至於蜜獾的抗毒性,其實也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強大,用大白話說,當蜜獾被毒蛇咬中時,如果毒液劑量小,昏睡期間解毒成功率較大,如果毒液劑量超標了,蜜獾照樣扛不住。

此外,蛇類的毒素有很多種,蜜獾進化的是非洲草原的抗毒性,假設為A,但遇到B、C、D、E等類型的毒素時,只要毒液劑量正常,蜜獾同樣會被毒死,所以此前有個話題,說把兩隻蜜獾空降到大連蛇島上,蜜獾要多久才能吃完所有毒蛇,答案顯而易見,蜜獾很快會被毒死。

非洲“平頭哥”蜜獾為何如此囂張?獅子毒蛇都不敢招惹它? - 天天要聞

現實的蜜獾只是普通生物,而我們口中的“平頭哥”,是網絡時代刻意剪輯的產物,理性看待吧。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 天天要聞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沒有科學基礎的中小學生和成年人,另一類是針對有科學基礎、多學科的科研人員的“高端科普”,這類科普有助於學科交叉的發展,我們現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工作是科學家回報社會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張朝陽談人工智能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聞

張朝陽談人工智能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當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出席。 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致辭中表示,進入2024年、2025年,人類關於AI方面的進展進入快車道,具身智能百花齊放。但是,科技進步帶來驚喜,同樣也帶來挑戰。同時他強調,A...
新疆出現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新疆出現不明飛行物

嘿,寶子們,來聽個超逗的事兒!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烏魯木齊的夜空就像個大舞台,突然闖進個不明飛行物這個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嘮嗑的熱門話題,這到底是啥呀?那晚,烏魯木齊的夜空里這個神秘傢伙一現身,市民們就像小偵探發現寶藏一樣興
發射後失聯 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 天天要聞

發射後失聯 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地球觀測衛星“EOS-09”。該衛星原計劃被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但發射後不久,發射基地與衛星失聯。隨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記者 薛璟)...
印度宣布:失聯!衛星發射失敗 - 天天要聞

印度宣布:失聯!衛星發射失敗

當地時間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使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地球觀測衛星“EOS-09”。該衛星原計劃被送入太陽同步軌道,但發射後不久,發射基地與衛星失聯。隨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衛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來源丨央視新聞排版丨聶倩玉編輯丨劉瑩審校丨曾子瑾監製丨王雲霞更多精彩內容 搜索微博“直新聞...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類探索 - 天天要聞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類探索

深海潛水器已經潛水幾十年了,但美國科研人員對深海潛水的第一次全面分析顯示,人類只直接觀察到全球深海海底的一小部分,不到0.001%。5月7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進展》。探測器在阿拉斯加附近深海拍攝的圖像。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海洋佔地球總表面積的71%,其中約93%是深海海底,被歸類為深度在200...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xerman稱,當天22時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非常亮的物體,...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 - 天天要聞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

情侶入住酒店遭無人機懟窗拍攝!當事人發聲昨天,話題#情侶住麗思卡爾頓遭無人機懟窗拍攝#引發關注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5月16日晚,陳先生(化名)入住南京新街口麗思卡爾頓酒店55層的套房,晚上9點左右,他驚訝地發現房間窗外有無人機繞圈拍攝。陳先生說,“我女朋友指向窗外問,那是飛機嗎?起初我不以為然,直到第二次,該...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 天天要聞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新時代記錄】作者:韓 丹(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航拍專委會副主任、杭州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近幾年,“新質生產力”是絕對的社會熱詞。它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 天天要聞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當下,很多人對智能機器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許不太為人所熟悉的是,這類機器人還有一個非常具體的應用場景:為殘疾人群提供出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