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2022年09月26日00:50:02 科學 1713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歷史活化石”

它們是活的文物,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是古都風貌的代表,也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柏樹長壽常青、木質芳香、經久不朽,在民間,很多地方的人們也視古柏為吉祥昌瑞的“神柏”,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江山永固,萬代千秋

以示“江山永固,萬代千秋”之意,在風水學中,家裡種柏樹是一件很吉利的事情,柏樹花象徵的是忠貞。柏樹能夠在冬天依然堅挺,可以斗寒傲雪,可以堅毅挺拔,所以這種樹木的寓意是很好的,往往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健康長壽,還有堅強高尚。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植樹造林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位於陝西省秦嶺發現的最大古側柏位於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手植柏、保生柏,相傳黃帝聯合炎帝蚩尤,建立部落聯盟,定居橋山,因砍樹建房、燒柴取火,砍光了附近樹林,暴雨襲來,山洪捲走了很多人。黃帝悲痛萬分,帶頭栽下這棵柏樹,從此,植樹造林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一,世代延續。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倉頡手植柏

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的特級保護古樹位於延安市黃陵縣的黃帝手植柏至今蒼翠遒勁,這株古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樹冠面積190餘平方米,是,粗壯的樹榦七個人手拉着手合抱不攏。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頁山大古柏

陝西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內的古柏、這株古樹相傳為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倉頡去世前選擇墓地時,親手栽植這株柏樹以作記號。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世界柏樹之父”

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頁山大古柏樹高23.16米,比黃帝陵軒轅柏高3.1米;胸徑也比軒轅柏粗0.73米,平均冠幅25.7米,是秦嶺發現的最大古側柏。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柏為百木之長,芬芳可愛”

還有距離黃陵縣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樹高18.5米,直徑3.5米,公元前110年,武帝劉徹北征朔方,得勝歸來,在橋山築“九轉祈仙台”祭祀軒轅黃帝陵後,聞古商道葫蘆河畔有“老君神廟”,遂駕臨史家河,焚香祭拜,廟前植柏,以此銘志,賜名“老君柏”,譽之“神樹”也。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老君柏

柏木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其材質優良,木材為有脂材,紋直,結構細,耐腐,是建築、車船、橋樑、傢具和器具等用材。莖皮纖維制人造棉和繩索,葉入葯,柏樹包含側柏、圓柏扁柏、花柏等多個屬,柏木四季常青樹形美,樹冠濃密秀麗,材質細密,適應性強,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保生柏

《史記》言:“柏為百木之長,芬芳可愛”,“柏”為百木之長,樹木中之最優者,柏木香具有養心氣,潤腎燥,安魂安魄之功,根據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在全國性的已普查範圍內,統計在冊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包括122.13萬株散生古樹和386.06萬株群生古樹;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植物界的國寶”

其中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萬株,分布在鄉村的有483.53萬株,從樹齡上來看,散生古樹的樹齡主要集中在100至299年間,這一樹齡段內共有98.75萬株,千年古樹共有10745株,它們大多種植在遼金時期至明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朝宋,尤以明柏最多。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陝西十朝古都,陝西的古柏,它們以樹齡古老、姿態奇絕和傳聞有趣而馳名,雖身經數朝,歷盡滄桑,但如今仍是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堪稱“植物界的國寶”,會是生長的“文物”,自然與文化的“雙遺產”,願我華夏江山永固,萬代千秋!

歷史活化石—歷經5000年滄桑的蒼翠古柏 - 天天要聞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 天天要聞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4月3日——被譽為“科技界奧斯卡”的愛迪生獎揭曉,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開發的“瀕危物種AI守護官2.0”從全球數千項頂尖創新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2025愛迪生最佳新產品獎銀獎。據了解,愛迪生獎創立於1987年,以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命名,致力於表彰重塑行業格局、推動人類進步的突破性創新,被譽為“科...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 天天要聞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當地時間4月3日,由於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的計劃,美國股市收盤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股災降臨,不少網友都翻出了據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5年競選期間發過的一條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狂跌超過1000點,那當時的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里,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尼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 天天要聞

肯尼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Zootaxa》雜誌正式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鱂魚,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這種魚屬於極度瀕危物種,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實地考察中,研究人員在肯尼亞東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採集了這種魚的樣本。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聞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學家發現比鄰星經常產生高能毫米波長耀斑,這可能會顯著改變或剝離其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層。比鄰星距離我們僅四光年多一點,是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也是一顆高度活躍的 M 矮星。藝術家對比鄰星恆星耀斑的概念圖。圖片來源:NSF/AUI
數學家破解笛卡爾四圓定理 來自380年前的幾何難題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破解笛卡爾四圓定理 來自380年前的幾何難題

莫納什大學的數學家終於解決了一個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的古老幾何難題,為哲學家和數學家勒內·笛卡爾最初提出的一個等式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人員利用受物理學啟發的先進數學工具,通過找到任意數量切線圓的一般方程,擴展了笛卡爾四圓定理。左圖為 3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 天天要聞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今天傳來消息,該院院長虞先濬教授團隊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長海醫院、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歷時五年研究,成功繪製全球首張無功能性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多組學全景圖譜,並根據圖譜突破性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黃河之畔,動能澎湃。山東省濱州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產研融合等領域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近日,新黃河記者走進濱州市,深度探訪愉悅生命科技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低空飛行服務中心,解碼這座黃河流域城市如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 天天要聞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峽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研製的3.2米口徑射電/毫米波望遠鏡“三峽南極眼”在湖北宜昌正式發布。該望遠鏡已成功部署於南極中山站,實現我國在南極中山站的首次射電天文觀測!近年來,三峽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極地戰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與上海師範大學開展南極天文合作研究,歷經兩年的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