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2022年09月25日18:13:08 科學 1408

1994年7月17日,一顆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的彗星撞上了木星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觀測到的天體撞擊事件。

然而,也正是這次事件的發生,卻牽出了中國最大的UFO懸案之一——孟照國事件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運行軌跡

據事件主人公孟照國回憶稱,自己曾多次與外星人發生過第三類接觸,並且還2次被迫約會外星女友,並與其發生了不可名狀的關係。

那麼,孟照國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孟照國第三類接觸

時間回到1994年6月6日,在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上木星一個月前,孟照國第一次與外星人發生第三類接觸。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

在這之前,孟照國聽鳳凰山林場(位於黑龍江五常縣境內)當地山民反映,在鳳凰山南坡出現了一個不明物體,並且這個不明物體還曾在附近飛行。

於是滿懷好奇心的孟照國,便叫上親屬想要前去一探究竟,等到現場後,孟照國竟然真的發現了那個不明物體。

根據他的描述,這個不明物體的外形就像一個巨大的“白色蝌蚪”,長度大概有150米左右。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不明飛行物,巨大的“白色蝌蚪”

正當他們要靠近仔細察看的時候,“蝌蚪”卻發出了刺耳的嗡鳴聲,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聲音,他們於是便退了回來,準備向林場工會領導報告此事後,攜眾人之力前來一探究竟。

3天後,工會主席組織起了工會30多人前來一探究竟。

為了保險起見,眾人停在距離鳳凰山南坡100多米的位置,駐足觀察。然而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在鳳凰山南坡根本沒有所謂的“蝌蚪”,他們認為是孟照國等人在說謊。

但孟照國接過望遠鏡,透過望遠鏡他卻再次看到了那個“蝌蚪”,並且“蝌蚪”旁邊還站着一個外星人……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看望遠鏡

就在眾人對孟照國的“發現”議論紛紛之時,孟照國卻突然倒地,然後渾身抽搐了起來,就像犯了羊癲瘋一樣。

隨即,在場人員將他抬到了林場附近的一個小棚里,叫來林場醫生給他進行急救。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突然倒地

等孟照國恢復神志後,他將自己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大家,說是他真的看到了那個“蝌蚪”,並且還看到了一個外星人。

同時外星人也看到了自己,然後拿出了一個火柴盒一樣的小方盒,在小方盒打開的瞬間,一道刺眼的白光射向自己,只覺得眉心一陣刺痛,接下來就什麼也不記得了。

根據林場醫生對他的檢查發現,當時也確實在他的眉心處,發現了瞬間深度高度灼傷留下的痕迹。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痕迹竟然很快就消失了。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

這是孟照國第一次發生第三類接觸,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比起後續的第三類接觸來說,這次接觸才僅僅只算一個開始而已……

孟照國的外星女友

後來孟照國又多次發生了第三類接觸,此前看到的那個外星人主動找上門來。

它“幻化”成了一個漂亮女人的模樣,除了接近3米的身高和6根手指外,其他地方跟普通地球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外星人

“女人”先後2次找到孟照國,在這2次見面的過程中,他2次被迫與其發生了不可名狀的關係,尤其是第二次他記憶猶新。

“女人”直接穿牆來到了他家,當時他正躺在床上睡覺,身旁就是妻子和女兒。但“女人”卻用“魔法”把他升到半空,然後在半空迫使他與其發生了關係。

據悉,整個過程一直持續了40分鐘左右,而他的妻子和女兒對此卻毫不知情……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接受採訪

在此之後,那個漂亮“女人”就再也沒來過,他的小腹右側和右大腿內側,則出現了兩道奇怪的“傷疤”……

寫在最後

後來,孟照國再次見到了同樣魁梧的外星人,但這次卻並非那個漂亮的“女人”,他們跟孟照國聊了很多,並表明了來意。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孟照國事件漫畫

外星人表示一切皆因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而起,彗星撞擊木星將威脅到他們星球的安全,此行的目的有三,避難、科考和借種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60年後,那個漂亮“女人”就會分娩,生下一位擁有地球人血統的孩子。

1994年,孟照國發生第三類接觸,2次約會外星女友,他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外星人

雖然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隨着後續調查的不斷深入,孟照國的說法卻得到了一步步的證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布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新京報訊 4月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陸道培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以下為訃告全文:訃 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