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2022年09月06日01:27:12 科學 1520

綜述

2021年地球居然發生了五個大BUG,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作為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體,地球所發生的每一處變化也都與我們息息相關。而在過去的一年當中,在地球之上實際出現了許多難以解釋的事件。

這些近乎於“BUG”般的地球事件無時不刻不影響着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細細想來這些事件的時候,會發現原本精密的世界似乎也有着某種說不出來的“詭異感”,那麼這些可怕的地球BUG究竟是什麼呢?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地球BUG一:雙拉尼娜年的出現

說起拉尼娜,很多人會第一時間便會反應到“拉尼娜現象”。實際上,拉尼娜是氣象學中的專業名詞,指的是海面溫度出現異常變冷的現象,一般在地球太平洋的東部以及中部地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一般來說,拉尼娜現象大約會在每2到7年出現一次,強拉尼娜現象在歷史上所出現的次數也並不多。而在2020到2021年期間,怪異的拉尼娜現象卻出現了。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在2020年的時候,地球其實已經迎來過了一次自己的拉尼娜現象,按照常規規律來看,下一次拉尼娜現象本該在2到7年後再出現。可就在2021年10月22日的時候,我國氣象中心卻向大家播報了一則令人詫異的消息。

原來在步入2021年7月後,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便再一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拉尼娜現象,海洋溫度的不斷降低讓2021年成為了歷史上詭異的“雙拉尼娜年”。

而對於地球而言,這無疑就像是一個BUG般的存在,海洋溫度的持續降低也會給人們帶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季。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地球BUG二:河南特大暴雨

相信在去年,大家都曾看到過一條令人心碎的新聞:2021年7月20日,我國的河南地區出現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

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暴雨讓河南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一瞬間“天漏了”的感覺,而這場特大暴雨的降水量更是達到了2019年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還有380條無辜的生命在這場暴雨中消失,對於現代社會而言,這種規模的人員傷亡絕對是罕見的。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7月20日之前,河南地區就已經出現了持續性強降雨的現象,全省多地都出現了大暴雨以及暴雨災害。在短短几天內,老天幾乎將一年的降水量都傾泄給了河南地區。

這場特大暴雨的來臨,讓河南地區受到極大的打擊,無數的房屋在這場災害中淹沒,也有無數的家庭在這場災難中離散。這場大暴雨,絕對是2021年最為令人心痛的地球BUG之一。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地球BUG三:旱澇現象的反轉

由於受到不同地理條件的影響,地球大陸上存在着水量分布不均的現象。就拿我國來說,我國南北方的儲水量存在着極大的差異,國家每年也需要依靠南水北調工程來實現對北方地區的水量支援。

一直以來,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儲水量相對來說也都是比較穩定的,而在2021年,地球上卻出現了一場旱澇大反轉現象。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相信大家也都認識意大利著名的威尼斯威尼斯曾以自己的“水”而出名,被人們稱作為“水城”。河流縱穿整座威尼斯小城,人們如若威尼斯中更快地到達一個地方,大多也都需要採取坐船的方式。

但正是這樣一座美麗的水城,卻在2021年2月末,迎來了自己的“乾旱噩夢”。水城的水位在短短數月內就下降至-55厘米,許多小船也都因此擱淺在河道內。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而也正是在2021年7月,我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卻詭異地迎來了洪水現象。原本乾涸的土地在一瞬間成為了湖泊,沙漠中還甚至出現了“抗洪現象”。

如此的旱澇現象大反轉,對於地球而言無疑是極其詭異的。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地球BUG四:喜馬拉雅冰川融化

隨着地球溫室效應現象的不斷加劇,地球各地也出現了極其詭異的冰川融化現象。

就拿地處於中印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來說,這個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山脈也在2021年迎來了罕見的冰雪融化現象。根據專家調查,發現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融化速度並不比南北極慢,在去年喜馬拉雅山脈所達到的冰川融化速度更是之前的10倍。

病床的融化讓喜馬拉雅的生態環境變得無比脆弱,同時也影響着亞洲人民的生活,隨着冰川的不斷消失,許多亞洲國家也都出現了供水不足的現象。這場冰川融化危機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地球BUG五:颱風的滯留

作為常見災害之一,相信大家對於颱風也並不陌生,而在2021年,一個名為“煙花”的颱風卻在我國浙江地區詭異地長久滯留。

颱風煙花於7月25日登陸我國浙江的舟山地區,在登陸後,煙花似乎並不肯輕易離去,整整在我國停留了95小時。

在歷史上,這樣長時間的颱風滯留現象是極其罕見的。颱風煙花也成為了自1949年建國以來,滯留在陸地上最長時間的颱風。長時間的停留給我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專家統計,這場颱風災難給我國直接造成了33.5億元的經濟損失。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結語

2021年地球上所發生每一個BUG,都在宣告着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越來越多極端氣候現象的出現,也勢必將在未來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2021五大地球BUG,每一個都細思極恐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 天天要聞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系統中,可控硅作為一種重要的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於整流、調速、調壓和諧振電路等領域。特別是在諧振電路中,可控硅的特殊特性賦予了其在控制與穩定方面的優勢。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 天天要聞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點火升空。本文圖片均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5月29日1時31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將天問二號探測器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任務計劃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採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對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天問二號任務示意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 天天要聞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宇宙裡面最可怕、危險的是什麼,在看過老劉的《三體》後,很多人對那片黑暗開始有了很大的恐懼,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研發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乾旱區生態保護……他們奮戰在科研一線,矢志創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我國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正式啟航 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