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2022年06月26日17:50:04 科學 1888

早在2013年的時候,美國藝術家Heather Dewey-Hagborg從布魯克林區街道撿拾的煙頭上提取出附着的DNA樣本,用3D打印技術將這些亂丟煙頭的人1:1還原,進行了一波“公開處刑”。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Stranger Visions,Heather Dewey-Hagborg

可能對一部分同學來說,上次接觸實驗室還是在初中上化學課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菌。但其實生物藝術早就被“瘋狂”的藝術家們用來探索人類的極限與真理了。

只不過過去他們受固於技術的限制,將生物藝術的範圍嚴格限於“生命形式”,但隨着新世紀生物、數碼、綜合媒介、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的萌發與跨越式發展,同學們所熟知的人機結合賽博朋克基因編輯,甚至新媒體、VR、AR、XR等,都可以是生物藝術

生物藝術發展變遷

生物藝術(BioArt)是以生物組織、細胞、活體及其生命狀態為對象的藝術實踐,藝術家藉助生物技術,如基因工程、生物組織培養技術等,在實驗室、工作室或藝術空間創作生物藝術作品,來表達思想與觀念。

1933年,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雷明Alexander Fleming)首次向觀眾展示出了“細菌繪畫”的魅力。

這種在不同的天然顏料里培養微生物,並按照不同顏色的需要把它們灑到紙上對應的位置培養的行為,與其說藝術家,倒不如像個科學家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San Diego,Nathan Shaner

此後很多藝術家便愛上了這種“生物繪畫”。2006年藝術家彌敦·山納(Nathan Shaner)的作品在Roger Tsien的實驗室創作,用熒光蛋白的細菌畫出聖地亞哥海灘場景,“探索微生物表現主義繪畫,在繪畫中生物的色彩、肌理的藝術語言自然流露出獨特性”。

起初藝術家對生物藝術的探索更多局限於生物本身,比如被中央聖馬丁放進課本被奉為經典之作的藝術家Damien Hirst的“冰凍(Freeze)”(1988)和“現代醫學(ModernMedicine)”(1990)系列作品。掀起了一股“新英國美術”運動,由此他也被稱為英國成交價最貴的當代藝術家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冰凍的斑馬,Damien Hirst

但自1950年代開始,我們生物科技有了一系列的演變,比如DNA、克隆、永生、後人類概念的提出等等,都給藝術帶來了新的思考方式

1980年,生物藝術的先驅藝術家史特拉克,他的作品一直致力於展示現代科技對人的直接作用和改造。《第三隻手》(Third Hand)中創造了一個手臂操縱器。在一次表演中,他使用他的三隻手來寫“Evolution”這個詞,這個作品觸及到信息控制和身體機能的條件反射,表達人機合一的觀念。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Third Hand,Stelarc

“生物藝術之父”愛德華多卡茨,將《聖經》中一段話轉化成了莫爾斯代碼,再將莫爾斯代碼轉換成DNA序列,植入細菌中,在美術館展出。

觀眾通過現場或遠程網絡可以對細菌上方的紫外線調節改變細菌的生存狀態。隨着細菌的變異的一系列聯動效應,隨之莫斯密碼與《聖經》文字都會發生改變,藝術家將這些改變之後的字符刻在另一塊石板上。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Genesis,Eduardo Kac

卡茨在細胞層面的構想成功後,他萌發了想要在活體上實現這種變化,因此又創作出了《綠色熒光蛋白兔》

他提取了一種特有的水母中間綠色熒光蛋白質GFP用這個方法在2000年培養出來了轉基因的熒光兔,會發出綠光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Alba,Eduardo Kac

這些都是上個世紀經由“瘋狂”藝術家們探索生物科學做出的開創式藝術設計,到了今日,尤其是經過世界Covid-19的大流行,生物學的發展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我們對生物藝術的探索應不只停留在細菌和生物本身這一命題上

諸如賽博朋克、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技術,都能夠作用到生物藝術上。

新興生物藝術崛起

生物藝術是一場國際化的藝術運動,也是當代藝術脈絡下發生與發展起來的科技藝術,他與插電的數字虛擬藝術、人工仿生藝術、物理轉換藝術一起成為新型的實驗藝術或未來藝術的類型。由於生物藝術的生命元素為碳水化合物構成,因此也被稱為不插電的濕媒介藝術。

2008年巴西藝術家Guto Nobrega創作的作品《breathing》將植物與人工機械系統結合到了一起,“用到Arduino控制器、特製GSR電路、RCBLED燈、光纖維有機玻璃缽、反插雨傘等多種新形式藝術”。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Guto Nobrega,breathing 參考網址:http://www.artdesign.org.cn/article/view/id/69373

類似的作品在同學們的作品集中也有體現。

同時申到皇藝產品設計和倫藝生物設計的漢藝學員Z同學,做了一個裝置,利用投影傳感器將煙頭和植物鏈接在一起,讓人們從視覺上感受,當你隨手亂丟一個煙頭後,它會對植物造成何等的破壞。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漢藝21屆學員Z同學 獲皇藝產品設計、倫藝生物設計、愛丁堡、金斯頓、布魯內爾、拉夫MAoffer,獲CSC國獎

再有美國新媒體藝術家Micha Cardenas在一部365小時的混合現實表演《第二人生》的作品中探討了“生物技術、可穿戴計算以及真實和虛擬世界的跨界影響”。

由此可見,隨着新世紀新興技術的賦能,生物藝術的形態早已千變萬化。那麼現階段我們可以在生物藝術上進行哪種創新呢?

如下圖,我們給同學們進行了一番歸納總結: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比如跨物種設計、Bio-Inspired(仿生學,結合生物學、幻想出來的新物種,如賽博朋克2077中的仿生人,馬斯克Neuralink公司研究的腦機交互接口等等,這些其實都可以成為生物設計。

很多同學也將仿生學用於產品設計、建築設計、時尚設計、視覺傳達等專業的作品集中。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漢藝學員MATTEO同學 獲米理 集成產品設計MAoffer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漢藝學員S同學 獲AA 空間性能和設計 MAoffer

如靈感同樣都源於海洋生物的兩位漢藝學員,MATTEO同學魷魚的生物特性仿生設計出了一款新穎的榨汁機S同學章魚表皮的性質設計出一種可變的建築面,解決衛生間的通風性和私密性問題。

申請院校推薦

雖然比起雕塑,繪畫,生物藝術還是一個全新的藝術領域,一個還在發展着的學科,但是很多的藝術類的高校早已經開設其相關的課程,或有相關的研究,如中央聖馬丁的MA art and science,MA Biodesign金史密斯的MA art & Ecology等。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圖源:UAL中央聖馬丁

如果同學們對生物藝術有想要深入鑽研的熱忱,那麼可以選擇這幾個專門研究的專業進修。

聖馬丁藝術與科學專業主要分為三部分:跨學科實踐理論研究、獨立項目之發展跨學科實踐和獨立項目之實現跨學科實踐,其實就是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實踐

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和不同機構進行大量的跨學科項目合作,包括大英圖書館、戈登病理學博物館、泰特美術館等等。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漢藝學員X同學,獲CSM 藝術與科學 、南安普頓、NTU、新南威爾士、莫納什 視覺傳達 MA offer

不過,生物藝術的外延畢竟廣闊,不見得一定是生物設計專業的同學才能學習,新媒體藝術與設計、純藝、交互與產品、建築等專業的同學都可以跨界嘗試

皇藝IDE、UCL-Bartlett的Bio-integrated Design,雖說看上去像是專攻科學藝術的專業,但其實生物科技也一直是他們的心頭好。

再比如說堪稱高新科技生產廠的麻省理工Media Lab,下設的Media Art and Science覆蓋了可觸媒體、私人機器人、智慧城市等二十多個項目,無一不需要最前沿的科技和最有創意的設計。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Media Art and Science可選擇加入的小組

還有格藝的醫學可視化與人體解剖學專業、紐約大學的ITP項目、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MA、SVA的Bio-Art、羅德島設計學院的D+M、港大新專業IDT、港科大的智能建造專業等等……

如果同學們對與生命體有關的藝術、創造與生物學有關的新的跨界物種感興趣,那麼真的可以多多了解生物藝術的奇妙。

當然,也可以來參加此次《Ancestral Echoes夏令營》,掃描圖中二維碼報名,我們一起走入“漢藝實驗室”,嘗試不一樣的項目創作。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其實都是“生物藝術” - 天天要聞

更多藝術留學、作品集、保研、申博的問題,歡迎後台私信康石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 天天要聞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能將風電、光伏、潮汐等綠色能源全額接收,確保用電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換流站,在多個島嶼間架起直流輸電網絡,實現了島嶼間的電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體檢”如何進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十周年,從昨天(17日)開...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 天天要聞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患者病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小組對1968年至2023年間全球發表的332篇相關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考慮了19種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偏頭痛、阿爾茨海默病、腦膜炎、癲癇...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 天天要聞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灣。像福建省省會福州這樣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會,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構造的一個奇蹟。▲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圍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圍,基本沒有缺口河口最常見的是三角洲。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5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台承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成都成功舉行。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出席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正林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委。成都海關、省氣象局...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 天天要聞

中國與巴西推進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方面合作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中國、巴西航天合作已有 30 年以上歷史(1988 年 7 月中巴簽署關於核准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協議書),此前已聯合研製多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為拉美、非洲、東盟等地區的諸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 50 余萬景遙感衛星數據。國家航天局官方現宣布,局長張克儉 5 月 16 日以視頻方式與巴西航天局馬可・安東尼...
NASA供應商:阿波羅號把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送上去毫無實際意義 - 天天要聞

NASA供應商:阿波羅號把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送上去毫無實際意義

在探討NASA阿波羅登月計劃及其科學價值時,我們不能僅僅從物資運輸的角度來衡量其意義,而應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歷史、科學與技術進步的背景中綜合考量。阿波羅計劃,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其深遠影響遠遠超越了“送幾百公斤重的月球車”或“帶回幾百公斤月球岩石”的表面現象。
"巴鐵驚喜!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中國航天再創輝煌 - 天天要聞

"巴鐵驚喜!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中國航天再創輝煌

震驚!最新消息傳來,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確認,嫦娥六號在執行月球探測任務期間,成功釋放了一顆神秘衛星。這一突破性的事件令整個航天界為之振奮,更讓國內外航天愛好者紛紛矚目。嫦娥六號釋放神秘衛星引發科技熱潮中國航天科技再上新高峰!
台灣網友淚目感嘆:“團團”“回來”了! - 天天要聞

台灣網友淚目感嘆:“團團”“回來”了!

17日,台北市動物園在“瀕危動物故事館”展出已病逝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的形態標本。據悉,“團團”做得非常逼真,包含舌頭、蛀牙、口水都真實呈現,喚回粉絲們與它共度過往點滴。“好想念‘團團’!”“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