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2021年10月01日18:46:02 科學 1165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一開始,至下周一結束,是諾貝爾獎的獲獎時間。今年10月4日至11日將陸續發布各獎項的獲獎者名單,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獎時間是北京時間2021年10月04日17:30,瑞典時間為10月04日11:30。

預計今年將在下列五個研究項目的科學家中產生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mRNA疫苗的發現研究

Katalin Karikó(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Drew Weissman(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過去曾經認為,mRNA疫苗是不可行的,因為注射mRNA會誘發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導致mRNA被即刻降解。而兩位科學家在2005年前後發現,將mRNA中一種稱為尿苷的分子替換成類似的分子假尿苷,就能避免這種免疫反應的發生。基於此研究,使得高效的新冠mRNA疫苗的快速開發成為可能。除了為應對新冠大流行提供疫苗重要工具外,這項創新研究還為一系列不同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工作做出了貢獻。

9月24日,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揭曉,其中,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給了兩位科學家。

現在新冠疫情流行,同時又有拉斯克獎的“加持”,所以這兩位科學家獲獎的幾率應該比較大。

2、光遺傳學研究

Karl Alexander Deisseroth (美國斯坦福大學)、Peter Hegemann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和Dieter Oesterhelt (德國馬普生物化學研究所)。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光遺傳學研究對細菌光敏蛋白的鑒定和光遺傳學誕生做出了奠基性貢獻,進而推動神經科學快速發展。

去年光遺傳學成就被預測高概率獲獎,未獲獎的可能原因是疫情導致的變動。就在前兩天,三位科學家也剛剛斬獲2021年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獎,因此這三位科學家今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也較高。

3、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及其變構特徵的發現研究

Jean-Pierre Changeux,法國巴斯德學院榮譽退休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卡夫利大腦與心智研究所國際教員(2012-2022年)。

乙酰膽鹼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傳導的信使),通過和其受體結合後參與神經間信號傳導及神經-肌肉間信號傳導。

乙酰膽鹼受體包括兩種:毒蕈鹼型受體(M受體)和煙鹼型受體(N受體),乙酰膽鹼與前者結合後產生副交感神經興奮效應,與後者結合後產生自主神經興奮和骨骼肌興奮。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的發現研究,為神經受體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認識與攻克阿爾茲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重症肌無力等神經系統疾病打下了理論基礎。

4、白細胞介素-6及其生理和病理作用的發現研究

平野俊夫(Toshio Hirano,日本千葉國立量子和放射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和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日本大阪大學WPI免疫學前沿研究中心免疫調節實驗室教授)。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白細胞介素-6是細胞因子大家族中的一個成員,參與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刺激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促進免疫細胞的活性,參與炎症反應等。該研究為抗癌藥、抗病毒藥、靶向葯等相關藥物的研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5、漢坦病毒的發現及分離研究

Karl M. Johnson(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名譽教授,曾就職於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李鎬汪(Ho Wang Lee,韓國首爾高麗大學名譽教授,韓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兼院士)。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 天天要聞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也是一種由鼠類傳播的烈性傳染病,流行廣,病情危急,如不及時治療常因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高,危害極大。我國將其法定為乙類傳染病,其危害僅次於甲類傳染病鼠疫和霍亂

上世紀80年代初,兩位科學家發現並成功分離出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為漢坦病毒,此後,關於漢坦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近年來滅活疫苗的研製成功,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熱做出了貢獻。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小貼士: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1901 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1968 年,瑞典中央銀行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諾貝爾獎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 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 12 月 10 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授獎儀式 。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布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