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將花落誰家?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
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一開始,至下周一結束,是諾貝爾獎的獲獎時間。今年10月4日至11日將陸續發布各獎項的獲獎者名單,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獎時間是北京時間2021年10月04日17:30,瑞典時間為10月04日11:30。
預計今年將在下列五個研究項目的科學家中產生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mRNA疫苗的發現研究
Katalin Karikó(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Drew Weissman(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過去曾經認為,mRNA疫苗是不可行的,因為注射mRNA會誘發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導致mRNA被即刻降解。而兩位科學家在2005年前後發現,將mRNA中一種稱為尿苷的分子替換成類似的分子假尿苷,就能避免這種免疫反應的發生。基於此研究,使得高效的新冠mRNA疫苗的快速開發成為可能。除了為應對新冠大流行提供疫苗重要工具外,這項創新研究還為一系列不同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工作做出了貢獻。
9月24日,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揭曉,其中,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給了兩位科學家。
現在新冠疫情流行,同時又有拉斯克獎的“加持”,所以這兩位科學家獲獎的幾率應該比較大。
2、光遺傳學研究
Karl Alexander Deisseroth (美國斯坦福大學)、Peter Hegemann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和Dieter Oesterhelt (德國馬普生物化學研究所)。
光遺傳學研究對細菌光敏蛋白的鑒定和光遺傳學誕生做出了奠基性貢獻,進而推動神經科學快速發展。
去年光遺傳學成就被預測高概率獲獎,未獲獎的可能原因是疫情導致的變動。就在前兩天,三位科學家也剛剛斬獲2021年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獎,因此這三位科學家今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也較高。
3、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及其變構特徵的發現研究
Jean-Pierre Changeux,法國巴斯德學院榮譽退休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卡夫利大腦與心智研究所國際教員(2012-2022年)。
乙酰膽鹼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傳導的信使),通過和其受體結合後參與神經間信號傳導及神經-肌肉間信號傳導。
乙酰膽鹼受體包括兩種:毒蕈鹼型受體(M受體)和煙鹼型受體(N受體),乙酰膽鹼與前者結合後產生副交感神經興奮效應,與後者結合後產生自主神經興奮和骨骼肌興奮。
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的發現研究,為神經受體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認識與攻克阿爾茲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重症肌無力等神經系統疾病打下了理論基礎。
4、白細胞介素-6及其生理和病理作用的發現研究
平野俊夫(Toshio Hirano,日本千葉國立量子和放射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和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日本大阪大學WPI免疫學前沿研究中心免疫調節實驗室教授)。
白細胞介素-6是細胞因子大家族中的一個成員,參與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刺激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促進免疫細胞的活性,參與炎症反應等。該研究為抗癌藥、抗病毒藥、靶向葯等相關藥物的研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5、漢坦病毒的發現及分離研究
Karl M. Johnson(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名譽教授,曾就職於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李鎬汪(Ho Wang Lee,韓國首爾高麗大學名譽教授,韓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兼院士)。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也是一種由鼠類傳播的烈性傳染病,流行廣,病情危急,如不及時治療常因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高,危害極大。我國將其法定為乙類傳染病,其危害僅次於甲類傳染病鼠疫和霍亂。
上世紀80年代初,兩位科學家發現並成功分離出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原體為漢坦病毒,此後,關於漢坦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近年來滅活疫苗的研製成功,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熱做出了貢獻。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小貼士: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1901 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1968 年,瑞典中央銀行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諾貝爾獎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 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 12 月 10 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授獎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