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艾滋病現狀與發展趨勢(2025年更新)

1. 疫情總體情況

  • 感染人數:截至2024年底,全國現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總數達 135.5萬例(其中HIV感染者74.98萬例,AIDS患者60.52萬例),累計死亡47.4萬例48。
  • 新增病例:2024年新增病例約10.16萬例,日均新增近300例,性傳播佔比超95%47。

2. 主要傳播途徑

  • 性傳播主導異性傳播:佔新增病例的60%以上,隱蔽性強且多發生於流動人口、老年群體中35。男男性行為(MSM):占青年學生感染的84.7%,且多集中於大城市(如北京、上海)67。
  • 其他途徑:注射吸毒和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零星病例58。

3. 人群分布特點

  • “兩頭翹”趨勢青少年(15-24歲):2024年新增學生病例3010例,男女性別比34.4:1,同性傳播為主67。老年人(≥60歲):佔比從2011年的22%升至2024年的20%,預計未來十年可能達總感染人數的1/313。
  • 地域差異高發地區:四川(17.47萬例)、雲南(11.52萬例)、廣西(12.32萬例)等西南省份疫情最嚴峻8。發達地區:廣東、北京等地以男男性行為傳播為主8。

4. 防治挑戰與趨勢

  • 認知不足:老年人普遍缺乏防護意識,認為“無生育需求無需安全措施”1。青少年對艾滋病風險存在“進化錯位”心理,低估無保護性行為的危害7。
  • 防控難點:性傳播隱蔽性強,部分感染者多年無癥狀但仍具傳染性78。流動人口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如涼山州)防控難度大8。
  • 政策方向:目標到2025年,重點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5%以上,母嬰傳播率控制在2%以下5。

5. 未來展望

  • 若當前趨勢持續,老年感染者比例可能進一步上升,青年學生群體仍需針對性干預36。
  • 需加強性健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及高危人群定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