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減肥主打一個:既要輕鬆又要見效。以下五個習慣,你以為會變胖,實際特別減肥
01
鍛煉後,該吃吃該喝喝
運動完不吃=白練!吃點更有利於體重下降+增肌。
有研究發現,運動後高蛋白飲食組的BMI下降了0.6個點(相當於一個1.7米的成年人,約減了3.5斤),而且不止瘦了,還明顯減少了深夜零食的攝入頻率。
另外,還有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證:如果運動完2小時內,還沒有營養補充進來,會讓肌糖原重新合成的速度減弱50%。
那麼,運動後應該補充什麼?
碳水:可以迅速補充肌肉和肝臟中的糖原儲備,防止肌肉分解。
蛋白質:會刺激肌肉蛋白的大量增加,利於肌肉修復和增長。
碳水+蛋白質:1+1>2,在最大程度上優化運動後的恢復過程——有助快速恢復能量,顯著增加肌糖原的合成效率。
此外,運動後吃乾淨碳水+優質蛋白,能讓減脂+增肌事半功倍,最簡單的搭配就是饅頭/玉米餅+牛奶/酸奶/雞蛋。
02
愛吃主食
■ 吃足夠的碳水,一般不會讓身體生成太多脂肪
一項人體研究表明:大多數多餘的碳水會被儲存為糖原,只有極小一部分(1%~2%)會轉化成脂肪。而且身體在消耗能量時,會優先分解碳水化合物來供能,而不是蛋白質或脂肪。
■ 吃碳水能讓食慾更穩定,不容易嘴饞
長期控碳的朋友都有一種深切的體會——情緒不穩定、難集中注意力,甚至陷入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
但是碳水的攝入,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能夠調節FoxO1(人體內的一種調控因子)的活性——胰島素分泌增加,FoxO1磷酸化失活,從而抑制住食慾。
■ 吃碳水能促進一種“燃脂激素”分泌
有一種叫FGF21的激素,它能幫助身體消耗更多能量,並減少脂肪。研究發現,吃夠碳水不僅能刺激FGF21的分泌,還能讓它變得更敏感,從而更好地發揮作用。
03
飯前吃點兒水果
■ 飯前吃點水果,有助於正餐熱量控制
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在餐前吃點兒蘋果,相比什麼都不吃,大約能少攝入187kcal的熱量。相當於少吃了一大碗白米飯,或者少喝了一大罐可樂的熱量。
■ 飯前吃點水果,還能降低餐後血糖反應
一項針對中國人的研究將參與者分為3組,比較他們在午餐時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更是說明了飯前吃水果的好處——第一組:直接吃米飯;第二組:分兩次吃米飯;第三組:飯前吃奇異果。
結果發現,與一次性吃完米飯相比,飯前吃奇異果組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的效果最好。
實驗還表明,飯前吃點奇異果,胰島素的總分泌量更少,可以幫助身體更高效地利用好胰島素。
吃水果遵循兩點,能讓減肥+控糖事半功倍:避免高糖、高熱量水果;吃營養素密度高的水果。
04
愛吃肉類
減肥人“啃草”啃一周,體重沒變。萬萬沒想到,吃肉才是減肥“外掛”。
一項納入24項試驗、涉及1000多名參與者的分析發現,與常規減肥飲食組的飲食方法相比,高蛋白減肥飲食組平均多減了1.6斤的體重,脂肪量平均多減了1.74斤,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平均多減了0.23mmol/L。
這說明,減肥時保證充足蛋白質攝入,能有效減輕體重、降低脂肪量,還能調節血脂健康。
■ 吃夠肉能夠長效釋放飽腹感
當你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時,它在消化過程中會刺激腸道釋放膽囊收縮素(CCK)。這種激素能夠向大腦發送信號,告訴你“夠了,夠了”。
■ 能夠減少肌肉流失,防止肥肉反彈
一方面,蛋白質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必要肥料,更多的肌肉有助於防止脂肪堆積,並保持較高的基礎代謝率。另一方面,健康的肌肉還能更有效地儲存糖分。
怎麼吃肉,減肥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肉的種類首選魚肉、蝦肉、雞肉、鴨肉(海鮮類和禽肉)等,畜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次選。
其次,肉的部位以瘦肉為主,帶皮、帶筋膜、油脂多的不選。
另外,肉烹飪時,儘可能去皮、去肥肉,不吃醬肉、煙熏肉、腌肉、火腿、香腸這種高鹽、高油的加工肉。
05
愛睡覺
研究發現,對於超重的人來說:每天多睡1個小時可以減少大約270kcal(270kcal≈少吃2碗大米飯)的熱量攝入。
遵循兩點可以讓睡覺減肥事半功倍:睡得早,在22至23點之間入睡;睡得久,睡眠時間維持在7小時左右。
綜合 | 央視新聞、科普中國、丁香醫生
來源: 小莉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