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日立夏,不管多忙,牢記“1要躲,3不做,忌4樣”,平安入夏
今日是2025年5月4日,正值立夏節氣。立夏作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標誌着萬物進入生長旺季,氣溫逐漸升高,雷雨增多。在這個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素有“立夏養生,一年安康”的說法,想要平安入夏,就要牢記“1要躲,3不做,忌4樣”的傳統智慧。
**一、立夏“1要躲”:躲烈日**
立夏後,日照時間明顯延長,紫外線強度顯著增強。此時要特別注意躲避正午時分的烈日,尤其是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這段時間。長時間暴晒不僅會導致皮膚晒傷,還可能引發中暑、熱射病等嚴重後果。外出時應做好防晒措施,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晒霜。老年人、兒童和體弱者更要注意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可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二、立夏“3不做”:**
1. **不過度貪涼**
立夏後氣溫升高,很多人開始貪涼,喜歡長時間吹空調、吃冷飲、洗冷水澡。這種做法其實不利於健康。中醫認為,夏季人體陽氣外浮,過度貪涼會導致寒氣入侵,損傷脾胃,引發腹痛、腹瀉等問題。建議空調溫度控制在26℃左右,避免直吹;冷飲要適量,最好在口中含一會兒再咽下;洗澡水溫不宜過低,以接近體溫為宜。
2. **不劇烈運動**
夏季運動要講究“慢”和“緩”。立夏後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劇烈運動容易導致大量出汗,造成電解質紊亂,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建議選擇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溫和運動,運動時間以清晨或傍晚為宜,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3. **不熬夜**
夏季晝長夜短,很多人容易晚睡。但熬夜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導致免疫力下降。中醫講究“夏養心”,而熬夜最傷心血。建議立夏後保持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入睡,保證7-8小時睡眠。中午可以適當午休,但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為宜。
**三、立夏“忌4樣”:**
1. **忌油膩重口**
夏季人體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應避免食用過於油膩、辛辣的食物。這類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上火等問題。建議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多吃些苦瓜、黃瓜、冬瓜等清熱解暑的時令蔬菜。
2. **忌情緒激動**
夏季對應五臟中的“心”,情緒波動過大容易傷及心氣。立夏後要特別注意保持平和心態,避免大喜大悲。可以通過聽音樂、冥想、書法等方式調節情緒。遇到煩心事時,不妨深呼吸,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
3. **忌久坐不動**
夏季濕氣重,久坐不動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加重體內濕氣。建議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可以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辦公室一族可以利用接水、上廁所的機會多走動。周末可以到公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4. **忌過度進補**
很多人認為夏季需要大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夏季人體陽氣外浮,過度進補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建議根據個人體質適當進補,以清補為主。可以喝些綠豆湯、蓮子羹等清熱解暑的飲品,或者用西洋參、麥冬等泡水代茶飲。
**立夏養生小貼士:**
1. **飲食調養**
立夏時節可以多吃紅色食物養心,如紅棗、紅豆、西紅柿等。同時要注重補充水分,可以喝些淡鹽水或檸檬水。推薦幾款立夏養生食譜:荷葉粥(清熱解暑)、冬瓜薏米湯(祛濕利尿)、涼拌苦瓜(清熱解毒)。
2. **起居調攝**
保持居室通風乾燥,被褥要經常晾曬。可以選擇透氣性好的棉麻衣物,顏色以淺色係為宜。晚上睡覺時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涼。
3. **精神調養**
夏季養心重在“靜心”,可以通過練習書法、繪畫、插花等靜態活動來修身養性。遇到煩心事時,不妨向親友傾訴,不要悶在心裡。
4. **穴位保健**
平時可以按摩內關穴(安神寧心)、足三里穴(健脾和胃)、三陰交穴(調理肝脾腎)等穴位,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有助於夏季養生。
**立夏民俗知多少:**
在我國很多地方,立夏都有獨特的民俗活動。比如:
- 江浙一帶有“立夏稱人”的習俗,寓意稱過體重後不怕夏季炎熱。
- 南方地區會吃“立夏蛋”,認為可以強身健體。
- 有些地方會煮“立夏飯”,用五色豆和米一起煮,象徵五穀豐登。
- 北方部分地區有“立夏嘗新”的習俗,會吃新上市的水果蔬菜。
這些傳統習俗不僅富有生活情趣,也蘊含著古人應對季節變化的智慧。
**特殊人群立夏注意事項:**
1. **老年人**
要特別注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晨練不宜過早,運動要適度。飲食上注意低鹽低脂,保證充足睡眠。
2. **兒童**
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過多冷飲。外出玩耍時要做好防晒,防止中暑。保證充足睡眠有助於生長發育。
3. **孕婦**
要注意防暑降溫,但不要直接對着空調吹。飲食要營養均衡,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心情愉悅很重要。
4. **慢性病患者**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監測血壓;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水果攝入量;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空調房的空氣流通。
**立夏時節常見疾病預防:**
1. **中暑**
癥狀包括頭暈、噁心、面色潮紅等。預防措施:避免高溫時段外出,及時補充水分,隨身攜帶清涼油等防暑藥品。
2. **腸胃疾病**
夏季食物易變質,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隔夜飯菜。出現腹瀉癥狀要及時就醫。
3. **皮膚問題**
出汗多容易引發痱子、皮炎等。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穿透氣衣物,洗澡後可以擦些爽身粉。
4. **空調病**
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容易出現鼻塞、頭痛等癥狀。要定時開窗通風,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立夏養生誤區提醒:**
1. **出汗越多越好**
適當出汗有助於排毒,但過度出汗會導致電解質紊亂。運動時要控制強度,及時補充淡鹽水。
2. **夏季不需要保暖**
其實夏季也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腹部和關節部位,避免直接吹風。
3. **喝冰水能快速降溫**
突然飲用大量冰水會導致毛細血管收縮,反而影響散熱。最好喝溫水或常溫水。
4. **所有人都適合“冬病夏治”**
“三伏貼”等療法並非人人適用,要根據個人體質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立夏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節氣,也是調養身心的好時機。遵循傳統養生智慧,結合現代科學方法,我們就能健康平安地度過炎炎夏日。記住這些養生要點,並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讓身體與自然和諧共處,迎接充滿活力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