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醫生指出:三件事少做,別不聽勸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每年,冠心病帶走的生命數不勝數,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這個數字似乎只增不減,那麼,為什麼冠心病去世的老人越來越多

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還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

在我多年的臨床工作中,見證了不少因冠心病而早逝的老人,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年紀大了,心臟不如年輕時強健,血管逐漸老化,容易出現一些小問題。

可是,當我細細回憶起他們的病歷和過往經歷,我發現很多老人並非完全是因為年紀大了,或者生活中有什麼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素,而是他們平時的一些行為,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他們的病情惡化

睡得太久

很多老年人都有這樣的習慣——睡覺時間特別長,甚至每天一睡就是十個小時以上。

你可能會覺得,睡得久是種享受,身體放鬆了,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恢復。但是,睡得太久,卻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大“隱形殺手”

我記得有一次,門診來了一位年約70歲的患者,身體看上去很健康,沒有其他顯著的疾病癥狀。

唯一的問題就是,總是嗜睡,喜歡一躺下就睡上十幾個小時,老人自己也覺得睡得很多很舒服,甚至認為這樣能讓自己更健康

然而,經過詳細檢查後,發現這位患者已經患有輕度的冠心病,冠心病的出現,和他的長期睡眠時間過長有很大的關係。

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睡眠可能影響血液的流動,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進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長期不活動導致的血流不暢,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心臟的自我調節能力已經相對較弱,再加上睡得太久,缺乏活動,心臟承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這類情況,並不鮮見,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一些退休後生活較為單調、缺乏鍛煉的老人,容易養成長時間睡覺的習慣

其實,適度的睡眠對身體有益,尤其是保持規律的作息,保持每天7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更能保護心臟健康,而不必過度沉迷於長時間的睡眠。

愛生氣,情緒波動頻繁

第二個常見的“隱性殺手”是情緒問題,尤其是生氣,情緒管理在現代社會逐漸被大家重視,但在老年人群體中,很多人常常忽視了自己的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曾經有一位年約68歲的患者來找我治療,他曾經是一個極其有脾氣的人,性格暴躁,經常因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由於長時間的高壓情緒,他出現了嚴重的高血壓和冠心病問題

當我向他詢問病史時,他告訴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情緒問題會影響身體健康,每當工作上有不順心的事情,他就會生氣,甚至因此失眠,覺得“生氣能發泄心中的不滿”。

但是,科學研究表明,情緒波動,尤其是頻繁的憤怒、焦慮,都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皮質醇,這兩種激素會迅速加速心跳,升高血壓,增加心臟的耗氧量和負擔,對於心臟已經有所損傷的老人來說,這種情緒波動無疑是火上澆油。

有研究顯示,長期情緒波動大的人,比那些情緒平穩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要高出50%以上,尤其是憤怒,已被證明是引發冠心病發作的直接誘因

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老年人來說,學會調整心態,避免大喜大悲和過度激烈的情緒波動,是非常關鍵的,多參加一些興趣愛好活動,培養樂觀心態,可以有效減少情緒對健康的傷害。

長期不治的牙齦問題

牙齒問題和心臟病看似不搭邊,甚至許多人會覺得這兩者之間毫無聯繫,但事實上,牙齦問題可以間接影響到冠心病的發生,甚至加速心血管的衰退。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位年約70的患者,因為牙齦長期出血而不以為意,平時也只是自己隨便刷刷牙,漸漸地,牙齦問題加劇,牙槽骨逐漸萎縮,牙齒鬆動了,結果開始頻繁發炎

她覺得不過是“年紀大了牙齒不好”,便沒有採取任何治療。

直到她因胸痛被送到醫院,經過檢查後,我才得知,原來她長期的口腔炎症已經引起了體內細菌感染,這些細菌通過血液傳播,直接進入了心臟,引發了冠心病

你可能會問,牙齦炎和冠心病之間真的有這麼大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口腔中的細菌感染能通過血液進入心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這正是冠心病的根源

長期的牙齦炎症會導致細菌釋放的有害物質進入血液,進而加速動脈壁的老化、硬化,從而大大提高了患冠心病的風險。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老人即使生活習慣並不特別糟糕,卻最終因心臟病而去世的原因之一。

換句話說,忽視牙齒健康,可能就是心臟病的“溫床”,口腔健康不僅僅是為了避免口臭、掉牙,更是關乎心臟、關乎全身健康的大事

如果忽視了牙齦問題,感染源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通過血液侵入你的身體,逐步加速心血管的衰退。

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可能正是讓老年人容易患上冠心病的根源,我們通常忽略這些細節,直到出現嚴重癥狀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正如我在日常診療中遇到的患者一樣,許多冠心病並非“突如其來”,而是長期積累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

因此,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注意,生活中那些看似無害的小動作,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加重了你心臟的負擔,最終導致疾病的爆發

通過科學的作息、情緒調節和飲食習慣調整,我們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風險,延長健康壽命。

畢竟,預防重於治療,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避免疾病的根本所在,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現在開始,關心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為了健康,少做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卻對心臟危害極大的事情。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冠心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張晏銘,於高修,王聰,等.早發冠心病發病機制與預防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