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了,看腳就知道?腳部若有這3種變化,提醒你該降糖了

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然而,有一種悄無聲息的 “健康殺手” 正潛伏在許多人的身邊,那就是糖尿病。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徐先生的故事,從他的經歷中,探尋糖尿病與健康之間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聯繫。

徐先生今年 63 歲,本該是享受悠閑退休生活的年紀,卻被糖尿病困擾了長達六年之久。六年前,當徐先生第一次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時,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只要按時吃藥,就能輕鬆控制好血糖,飲食上也無需太過克制。於是,他依舊像往常一樣,該吃啥吃啥,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可最近幾個月,徐先生的身體開始發出了異樣的信號。他的腳踝時不時地出現刺痛感,就像有無數根小針在輕輕扎他,同時還伴隨着麻木感,尤其是在晚上休息的時候,這種感覺愈發明顯。一開始,徐先生只當是自己長時間站立或坐着,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刺痛和麻木感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逐漸蔓延到了小腿部位。這下,徐先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心裡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

在家人的陪伴下,徐先生來到了醫院。一進診室,醫生就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隨後便開始詳細詢問徐先生的病史。當了解到徐先生患有六年糖尿病史,以及近期出現的腿腳麻木癥狀後,醫生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醫生深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這樣的癥狀,很可能是併發症找上門了。

緊接着,醫生為徐先生安排了一系列全面而細緻的檢查。首先是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結果顯示,徐先生的血糖水平高達 12.7mmol/L,HbA1c 水平也達到了 8.2%,均遠遠高於正常範圍。這就像是一個紅色警報,表明徐先生的血糖控制情況非常不理想。

接下來是足部神經功能檢查,醫生通過專業的儀器和手法,對徐先生的足部神經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徐先生的足部感覺神經反應變得遲鈍,這可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典型表現。想象一下,我們的神經就像一條條電話線,負責傳遞各種感覺信號。而糖尿病就像一個 “破壞者”,讓這些 “電話線” 出現了故障,導致信號傳遞不暢,所以徐先生才會感覺到麻木和刺痛。

下肢血管超聲檢查也揭示了問題。屏幕上顯示,徐先生的下肢動脈有輕度狹窄,血流速度明顯減慢。這就好比道路變窄了,車輛通行不順暢,下肢的血液供應自然也就受到了影響。而這,正是糖尿病血管病變的跡象。

最後,足部 X 光檢查顯示徐先生的足部骨骼結構正常,沒有明顯的骨折關節炎。這雖然是個好消息,但結合前面的檢查結果,醫生還是得出了明確的診斷:徐先生患上了糖尿病足

醫生耐心地向徐先生解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種嚴重併發症,與他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關。這其中涉及到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簡單來說,就是高血糖就像一個 “搗亂分子”,既破壞了神經的正常功能,又影響了血管的健康,導致腳部的感覺和血液循環都出現了問題。醫生還特彆強調,必須要嚴格控制血糖,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定期監測足部健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聽了醫生的一番話,徐先生如夢初醒,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對糖尿病的輕視是多麼錯誤。從那以後,他開始認真遵循醫生的建議,調整日常的飲食習慣。以前愛吃的甜食和油膩食物,現在都只能忍痛割愛了。他還會定期監測血糖,每天按時吃藥,不敢有絲毫懈怠。慢慢地,徐先生的血糖得到了較好的控制,腿腳的麻木感也逐漸減輕了。

相信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控制血糖,但卻不知道當血糖升高時,身體會出現一些隱匿的癥狀。就像徐先生,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自己的腳會成為血糖升高的 “報警器”。那麼,為什麼血糖高了,腿腳部會出現刺痛、麻木的癥狀呢?

醫生提醒:血糖高了,看腳就知道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就像一個隱藏在暗處的 “敵人”,在長年累月中逐漸侵蝕着我們的健康。血糖過高會引發各種併發症,而部分人群血糖升高時,最先表現出來的癥狀往往就在腳部。所以,糖尿病患者關注自身腳部的變化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咱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高血糖環境損害神經系統

高血糖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導致腳部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好,就會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而神經系統對高血糖非常敏感,過高的血糖就像一個 “破壞分子”,會使神經系統的代謝出現異常。這就好比工廠里的生產線出了故障,導致神經纖維腫脹、變性,最終造成病變。

當神經受損後,患者的感覺就會減退。由於周圍神經病變主要影響的是遠端肢體感覺,通常首先會影響下肢,尤其是腳部。所以,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往往容易感覺到腳部麻木、刺痛等不適。除此之外,當神經病變是自主神經病變或急性神經疼痛病變時,還會出現皮膚乾燥、腳部腫脹、肌無力、劇烈疼痛等癥狀。想象一下,腳部就像一個失去了 “信號接收器” 的區域,各種感覺變得遲鈍,甚至還會出現異常的疼痛,這該是多麼難受啊。

高血糖環境損害血管系統

高血糖不僅會影響神經系統,還會對血管系統下手,特別是微血管。長期的高血糖會讓血管壁變厚,血管彈性降低,就像一根老化的水管,變得又硬又脆,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樣一來,流向腳部的血液量就會減少,導致足部缺血。缺血的腳部就像一個得不到充足養分的 “小花園”,會表現出麻木等不適癥狀。而且,血液循環不暢還會影響傷口癒合,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創傷,也很難恢復,這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風險。一旦感染,就像在 “小花園” 里引來了害蟲,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高血糖就像一個 “雙面殺手”,通過影響神經系統和血管系統的健康,進而威脅到糖尿病患者的腳部健康。所以,俗話說 “血糖升高了,看腳就知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腳部狀況,一旦出現異常變化,就說明可能需要降糖了。

腳部出現這三種變化,說明要降糖了!

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必須時刻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否則就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當糖尿病患者的腳部出現以下三種變化時,這很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號,需要立即採取措施降低血糖。

腳部麻木或感覺異常

糖尿病患者腳部麻木的癥狀比較常見,而且與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有着直接的關聯。這是因為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神經就像被 “侵蝕” 了一樣,受到了損傷,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其中,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表現就是腳部及雙下肢有麻木感,而且在夜間會更加嚴重。同時,還可能會出現針刺樣和燒灼樣的異常感覺,有時甚至會讓人難以忍受。想象一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腳部卻像被無數根針在扎,或者像被火燒一樣難受,這該是多麼痛苦的體驗啊。

腳部皮膚或溫度出現異常變化

在高血糖環境下,神經系統和血管系統都容易受到影響而出現病變,這就會進一步影響腳部的營養供給和血液循環。當神經系統及血管系統受損時,患者的腳部皮膚就會出現一系列異常癥狀,比如蒼白、發涼、乾燥、脫屑等。就像我們的皮膚失去了充足的血液滋養,變得沒有生機,摸起來涼涼的,還總是乾巴巴的,甚至開始脫皮。

腳部易感染

高血糖環境下,白細胞的功能可能會受到損害,就像一支失去了戰鬥力的軍隊,身體的免疫防禦能力也會隨之降低。所以,相比於普通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尤其是腳部感染。由於神經功能障礙,腳部皮膚會變得乾燥,容易出現皸裂。而這些皸裂的皮膚就像一道道 “城門”,為細菌提供了進入體內的途徑,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風險。一旦腳部出現傷口,又因為血液循環不佳和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很難得到控制,可能會迅速蔓延,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蜂窩織炎、膿腫,甚至壞疽。想象一下,一個小小的傷口,卻因為血糖控制不佳,引發了如此嚴重的感染,這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糖尿病的長期管理關鍵在於血糖控制,而腳部的健康狀況往往是血糖控制效果的直接體現。當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了麻木、皮膚狀況改變或易感染等問題時,這不僅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信號,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警示。一旦出現這些跡象,患者應立即採取措施,調整治療方案,以降低血糖水平,防止病情惡化導致糖尿病足。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眾多,其中糖尿病足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當患者腳部出現上述癥狀卻不採取措施控制血糖時,就很容易患上糖尿病足。這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了解如何預防糖尿病足至關重要。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對於預防糖尿病足來說,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高血糖環境就像一個 “大染缸”,會導致神經和血管受損,進而引發感覺異常和血液循環障礙。長此以往,就會逐漸發展成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建議患者在遵循醫囑按時服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的攝取;規律運動,如每天堅持散步、慢跑等,來維持血糖在目標範圍內。

每日進行足部檢查

糖尿病患者可以養成每天檢查雙腳的好習慣。檢查時,要仔細感受腿腳部是否有麻木刺痛的感覺,看看是否出現腫脹、瘀傷、水泡等異常情況;同時,也要認真觀察皮膚的顏色和狀態,檢查是否乾燥、發涼、蒼白等。就像給腳部做一個 “每日體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選擇合適的鞋襪和進行足部護理

穿着合適的鞋子和襪子對於預防糖尿病足至關重要。鞋子要選擇寬鬆、舒適、不壓迫腳趾的款式,避免高跟鞋和尖頭鞋,就像給腳部找一個舒適的 “小窩”。襪子應選擇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的材質,如棉質或特製的糖尿病襪子。每天都要更換乾淨的襪子,保持足部乾燥。在穿鞋前,一定要先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防止腳部受傷。此外,定期進行足部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用溫水泡腳(溫度要控制在 30 - 38 攝氏度,千萬不能用熱水,以免燙傷)、定期剪趾甲,讓腳部保持乾淨、整潔。

促進血液循環

良好的血液循環對於預防糖尿病足至關重要。患者可以通過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或騎自行車,來提高下肢血液循環。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足部鍛煉,如腳部抬高、旋轉腳踝、伸展腳趾等,增強腳部肌肉,促進血液流動。在長時間坐着或站立後,要適當活動雙腿,避免血液循環受阻。就像給下肢的血管做一個 “按摩”,讓血液流動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