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院大檢查開始!

全國醫保飛檢馬上開始
檢查範圍擴大
國家醫保局開展的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已經開始,3月底前,各級醫保部門根據本地化的問題清單,組織轄區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對2023-2024年醫保基金使用情況開展自查自糾。
4月起,國家醫保局將對全國範圍內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情況,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飛行檢查。
今年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範圍更廣。
自查自糾的主體,從定點醫療機構一類主體,延伸至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類主體。定點醫療機構自查自糾的範圍,從心血管內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復、醫學影像、臨床檢驗等6個領域,新增腫瘤、麻醉、重症醫學3個領域。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典型問題清單(2025版)中,重複收費、串換項目、超標準收費多次被點出。
其中腫瘤類違規類型涉及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串換項目;麻醉類違規類型包括虛構醫藥服務項目、虛構醫藥服務項目或重複收費、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過度診療等;重症醫學類違規類型涉及虛構醫藥服務項目、過度診療或虛構醫藥服務項目、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串換項目等。
定點零售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典型問題清單(2025版)中,將不屬於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範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療保障基金結算多次被點出,其餘違規類型還包括虛構醫藥服務項目;誘導、協助虛假購葯、迴流銷售等。
目前,河北、內蒙古、新疆、山西等地均已發布開展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行動的相關通知。
1月31日,河北省醫保局發布“河北開展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行動”。
1-3月是河北省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階段。市、縣級醫保部門要指導定點醫藥機構正確認識、紮實開展自查自糾,對清單指出的問題逐項核對,對診療行為、診療費用逐條分析,對自查自糾發現的問題要一一對應到結算清單的具體明細。
4-12月,河北醫保部門抽查複查階段。國家、省醫療保障局將對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情況,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飛行檢查。各市級醫療保障局可通過交叉互查等現場檢查方式同步落實抽查複查工作。
哈爾濱在2月5日-3月20日進行自查自糾,對轄區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對照問題清單,對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醫保基金使用情況開展自查自糾。
哈爾濱要求2025年3月25日前,各定點醫藥機構應將開展自查自糾的情況形成自查自糾情況彙報,並及時將違法違規使用的醫保基金按照相應賬戶返回。

監管更細緻

懲罰更嚴

今年的全國醫保基金飛檢懲罰更加嚴厲,對自查自糾不認真、敷衍塞責,或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的定點醫藥機構,一經查實,將堅決從重處理;對經反覆動員仍未自查到位的,將予以公開曝光,並按照有關要求,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信息貫通。
同時對相關人員,按照《關於建立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進行支付資格記分管理。
通過“駕照式記分”,引導相關人員全面落實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當積分達到一定分值,暫停或終止相關責任人員醫保支付資格和費用結算。
2025年醫保基金監管呈從嚴趨勢。
國家監察委員會關於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到,明年(2025年)部署開展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日前,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的醫保工作重點之一即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切實維護醫保基金安全。重點檢查基金赤字風險大和結算醫藥機構合規費用不及時、落實醫保政策不到位的地區。構建大數據模型,推動藥品耗材追溯碼全場景應用,深入開展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
國家醫保局於今年1月1日起全面推進“碼上”嚴監管,充分發揮藥品追溯碼數據價值,構建各類大數據模型,拓展監管應用場景,對串換倒賣醫保藥品、空刷套刷醫保卡、偽造處方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開展精準打擊,加大處置力度。
同時,自今年1月1日起,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均需通過電子處方中心流轉“雙通道”藥品處方,不再接受紙質處方。
各地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部署應用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功能,連通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確保電子處方順暢流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紙質處方使用時間的,由統籌地區報省級醫保部門同意,並向國家醫保局備案,延長時間不超過3個月。醫保電子處方中心與智能監管子系統有效銜接。
接下來,全國大醫院將被進一步監管。

來源:賽柏藍
責編: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