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談癌色變”。但隨着預防、篩查和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癌症已沒那麼“要命”。
邵陽市中醫醫院腫瘤科為邵陽地區唯一一個國家重點中醫腫瘤專科。在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邵陽市中醫醫院推出《醫患同心共抗癌》系列報道,以真實筆觸記錄癌症患者的親身經歷,呼籲大眾加強對癌症的正確認識和科學防控,築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共同守護生命之花。
“我允許癌症佔據我的身體,但不允許它佔據我的心靈”,蔣愛清(化名)一直以用樂觀與堅韌驅散着癌症的陰霾。
4月3日,記者在邵陽市中醫醫院婦瘤科的病房中見到了樂樂呵呵的蔣愛清,眼睛總是亮盈盈的。從她溫暖的笑容里很難想象她幾天前剛剛從鬼門關前走過一遭回來,10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讓她遍布盆腔的低級別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清掃一空,達到R0切除標準。
“明天就是清明節啦,你正好可以出院了,回家休養好後我們再進行後續的治療。”宣布這一好消息的正是婦瘤科主任胡芳艷。
“真是太好了!我覺得活着真好,充滿希望。”蔣愛清緊握住胡芳艷的手感激不盡。
“醫生救救我 我想活着”
2022年7月,蔣愛清清晰記得這個時間,她在醫院查出患有低級別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此時她才42歲。
“家裡人都來鼓勵我,不要怕,積極治療會好的。”蔣愛清一家在邵陽縣老家務農為生,收入微薄。家人的鼓勵與支持給了她莫大的信心,她第一時間接受手術切除腫瘤。
本來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但命運卻沒給出理想的安排。一年的時間裡,兩度複發,她輾轉長沙、廣州等地尋醫問葯,數次的放療讓她痛苦不已,卻療效甚微。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蔣愛清深受腫瘤困擾,其中陰道處的一個腫瘤生長迅速,十多天增大十多厘米,“我自己都能摸到它,大到根本無法上廁所,太難受了……”回憶起當時,蔣愛清仍是後怕不已。
2024年3月18日,抱着最後一絲希望,蔣愛清來到邵陽市中醫醫院婦瘤科找到胡芳艷。
“你的腫瘤遍布整個盆腔,壓迫了雙側輸尿管,造成雙腎積水,浸潤了部分腸道,再晚些就會造成腸梗阻……情況非常不樂觀,只能手術切除,但有可能下不了手術台。”面對如此情況,即使是從醫近30年的胡芳艷也直呼棘手。
“醫生,請您救救我,我想活着!”蔣愛清聽到可以手術,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馬上拉着胡芳艷的手懇求道。
“活着”二字,字字千鈞,壓在胡芳艷的心頭。“我見過太多患者的眼神,惶恐、絕望……什麼都有,但她眼裡是一種難得的力量感,同樣讓我無法拒絕的還有她的絕對信任。”
“那就賭一把!”胡芳艷一咬牙應下了。
“拆彈”10小時 終獲新生
“天吶,這怎麼切得完?”在打開盆腔之後,醫護人員都傻眼了,儘管胡芳艷之前已經做了完善的手術方案,但也不禁驚嘆。
胡芳艷的一句“不切乾淨我不下手術台!”如一劑強心劑,給整個團隊注入無限能量。她負責盆腔部分的腫瘤,外科主任劉宇耀負責腹腔部分腫瘤,分工明確,手術艱難有序地進行着。
“我在手術室外守了3個小時,沒看見胡主任出來,我就知道這次肯定有希望。”蔣愛清的丈夫曾輝(化名)說道。
切除腫瘤、控制出血、維穩生命體征……這場生命的“拉鋸戰”持續了足足10個小時之久。“這是我做過最久的一場手術。”胡芳艷坦言。
“放心吧,手術很成功,腫瘤都切乾淨了。”胡芳艷如凱旋的將軍將捷報帶給曾輝,喜悅和希望在蔣愛清一家中重燃。
蔣愛清積極的心態讓她恢復得又快又好。“其實我在手術前的那晚,偷偷哭過一次。但我現在好起來了,不怕了,感謝胡主任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蔣愛清母親莫雲(化名)心疼地摸着她的頭,“從小就這樣,笑呵呵的,也不知道心裡藏了多少事。”
“治病很需要錢的,我沒有什麼錢,但我有很多家人的愛。”蔣愛清笑着說。
“她兒子每天工作完,到晚上10點了都會來看她,平時姊姊妹妹、侄子侄女都會來給她送飯菜……”病友李曉華(化名)插着說。
採訪過程中,蔣愛清和李曉華不時地笑着打氣說,“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勝利!”
若不言山窮水盡,那便終將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