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介紹(378)——枳實導滯丸 (濕熱食積證)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枳實


枳實導滯丸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

組成與製法: 枳實(炒)100g ,大黃 200g,黃連 (薑汁炒)60g,黃芩 60g,六神曲(炒)100g,白朮(炒)100g,茯苓 60g,澤瀉 40g。製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口服,一次6 ~9g,一日 2次。

功能與主治: 消積導滯,清利濕熱。用於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痢

里急後重

附:方解

方中以苦寒之大黃為君葯,攻積瀉熱,使積滯和濕熱從大便排出。以苦辛微寒之枳實為臣,行氣化滯,既助大黃攻積之力,又解氣滯之腹滿痞痛;神曲甘辛性溫,消食健脾,使食消而脾胃得和。病屬濕熱,故佐苦寒之黃連、黃芩清熱燥濕,且可厚腸止痢;茯苓、澤瀉甘淡滲濕,使濕熱從小便分消;白朮甘苦性溫,健脾燥濕,協苓、澤以祛濕,且可防大黃、枳實攻積傷正,以及芩、連苦寒敗胃。諸葯合用,使積去食消,濕化熱清,對於濕熱食積證較重者尤為適宜。此方用於濕熱食滯之泄瀉、下痢,亦屬“通因通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