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懶”出來的?醫生:這些習慣要不得,或增加腦中風機率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


“腦中風是‘懶’出來的?”

張明在電話這頭對他的好友大驚小怪。這話聽起來既荒唐又有點道理,讓他心裡痒痒的,忍不住想要弄個明白。畢竟,作為一名勤奮的會計,張明對於“懶”這個詞還是相當敏感的。他決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醫院找老朋友,也是當地有名的神經科醫生王大夫,問個究竟。

走進王大夫的辦公室,張明沒有繞彎子,直奔主題:“王大夫,你說是不是有些習慣特別容易讓人腦中風啊?比如,太懶這種?”王大夫摘下眼鏡,認真地看着張明,語氣嚴肅但不失幽默:“咱們先不說懶不懶的,讓我告訴你幾個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的習慣。”

“首先,說到腦中風,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血壓高、吸煙、喝酒,這些都沒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比如你做會計的,天天坐那兒,這其實也是個隱患。”王大夫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本厚厚的報告,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數據和圖表。

“長期久坐不僅對腰椎不好,還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增加血栓的風險,從而可能導致腦中風。”王大夫詳細解釋了這項數據,用的都是大白話,連帶着幾個小笑話,讓這些枯燥的數據看起來也變得生動有趣。

接着,王大夫又提到了一個常人難以想到的觀點:“長時間使用手機或者電腦,眼睛只盯着一個近距離的點,這對眼睛的影響是巨大的。眼睛累了,大腦也跟着累。大腦長期處於過度勞累狀態,也是導致腦中風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你平時喜歡吃什麼?油膩的、高脂肪的食物?這些可是血管的‘殺手’,長期下去,血管就會變得僵硬,血液流動不暢,這對大腦的血液供應是個大問題。”王大夫邊說邊搖頭,一副為張明着急的樣子。

張明聽得津津有味,原來這腦中風跟“懶”沒直接關係,但是長時間不動、不良生活習慣等間接因素,確實會大大增加風險。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忍不住問道:“那王大夫,我聽說喝點小酒對心臟好,這是真的嗎?”

王大夫一邊調整着眼鏡,一邊回答張明的問題:“確實,適量飲酒可能對心臟有益,但是,關鍵在於‘適量’兩個字。過量飲酒對身體的害處可是遠遠大於好處的。而且,對於腦中風來說,酒精是一個雙刃劍,適量可能有益,但一旦超標,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最後,張明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也是他一直比較好奇的:“王大夫,我看網上說,音樂治療能減少腦中風的風險,這是真的嗎?”

王大夫笑着回答:“音樂治療啊,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領域。雖然直接說音樂可以減少腦中風風險可能有些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音樂對人的心理狀態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能夠減少壓力,改善睡眠質量。”

“這些間接因素,確實可以幫助降低腦中風的風險。不過,我要強調的是,這並不能代替傳統的預防措施,比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

張明滿意地點點頭,感謝王大夫的解答,心裡有了底。他決定回去後,不僅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還要多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關於腦中風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MCN首發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