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分子影像精準診療協同創新大會在太原舉行

  近日,第四屆全國分子影像精準診療協同創新大會在太原舉行。大會由山西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核醫學裝備及技術委員會聯合協辦。來自各學會專家學者、全省核醫學專家代表等300餘人參加了大會。

  此次大會以促進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及相關科學和技術研究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宗旨,攜手國內外同行共同探索,暢通“核—醫—理—工”各環節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轉化,為我國核醫學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大會圍繞多學科協同創新、醫用同位素及藥物自主創新發展、國內外核醫學及分子影像臨床和基礎研究最新成果及轉化,新技術、新設備研發和應用等,特邀來16名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作了主旨演講。

  大會同時舉行了核磁光電一體化實時同步腦成像設備PMEEN新品發布會。PMEEN是世界首台核磁光電一體化五模態實時同步腦成像裝備,山西醫科大學李思進教授團隊圍繞國家腦科學計劃重大需求,提出設備研發設想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研發專項,與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理事單位聯影醫療共同研發,將核醫學功能代謝(PET)、磁共振結構(MR)、腦電信息(EEG)、眼腦連接(ET)及近紅外光譜(NIRS)五種模態信息實時同步融合呈現,實現了患者單次檢查即可獲得全面的腦功能多模態信息,是研究腦、理解腦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利器,同時也是五模態腦成像設備零的突破。

  大會還舉行了我國首個核醫學心臟數據庫——“缺血性心臟核醫學多模態影像數據庫”核心單位授牌儀式。該項目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核醫學科牽頭,協同來自16個省市的28家知名醫院以及上海聯影醫療共同申報,於2022年7月5日獲批國家衛健委立項,數據庫建立完成後,將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為中國缺血性心臟病核醫學的臨床檢查和診斷提供標準。記者李林霞 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