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省西安市人民醫院連續兩天接診了2例食管異物的患者:43歲的雲女士邊吃粽子邊聊天不慎將棗核吞咽進喉嚨,31歲的程先生也在吃粽子時不慎將棗核吞下。
6月17日,43歲的雲女士在家吃早飯時,邊吃粽子邊和家人聊天的她不慎將棗核吞咽進喉嚨。後在家附近醫院就診未能取出,遂來到該院大差市院區急診科就診。醫生檢查發現,這顆4~5厘米的棗核兩端已刺入雲女士的食管,形成潰瘍,周圍黏膜出現水腫。
6月18日,31歲的程先生也在吃粽子時不慎將棗核吞下,由於咽部疼痛,無法進行吞咽,急忙到醫院就診。①
西安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圖
誤吞棗核,有5大致命風險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張平2023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指出,不少人在沒來醫院看病之前,大多會先行處理卡頓的棗核。自行處理的方法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咽下去,很多人選擇“吞飯糰、饅頭”。
“吞飯糰、饅頭等”的方法。這種方法存在風險,在強行吞咽的過程中,較大的棗核尖銳的頭部,會刺傷食道,造成出血的狀況。
第二個是吐出來,把卡在食道內的棗核吐出來。
對於已經咽下去的棗核,同時伴有疼痛感時,不建議採用催吐、拍背的方式將卡在食道內的棗核吐出來,以免損傷食道黏膜引起出血、食道穿孔等不良結局的發生,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②
別小看吞進去的棗核,因為不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對,會存在5大要命風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主治醫師馬欽2021年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刊文指出,吞下棗核後,它所到之處每一步都嚇人。
1. 如果卡在咽喉部位,會引起咽部疼痛;
2. 經過食管,可能會卡在食管處或者劃傷食管,造成膿胸。尤其食管靠近主動脈,萬一累及主動脈,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3. 經過胃時,如果穿破了胃,會造成胃穿孔或者出血;
4.再往下就是小腸,如果卡在小腸會造成腸梗阻或者內容物(糞便、消化液之類的)流到腹腔誘發感染,造成腹痛、腹脹、發燒。如果拖久了,還可能會引發感染性休克。
5.小腸下面就是大腸,大腸雖然比較寬敞,不太容易被棗核穿破,但也有可能會在直腸肛門處卡住,引發局部劇烈疼痛!③
那麼該如何正確處理?
無論如何先到醫院。如果棗核卡在咽喉部位,醫生可以直接利用專業的鑷子取出。如果棗核卡頓的位置在食道深處,患者應該立即停止進食、進水,不要試圖用力做吞咽動作,到醫院後醫生會判斷棗核卡頓的具體位置,給予專業處理。②
吃粽子注意這2點
對於裡面餡兒是紅棗的粽子,要注意:
1. 用去掉核的棗做粽子
在包粽子時可提前去除棗核,以免因誤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粽子一口吞進去,在糯米的包裹下棗核很容易被忽視。
2. 吃粽子時候細嚼慢咽
吃飯建議專心、細嚼慢咽。特別是老人和孩子,在進食有核、有殼、帶刺的食物時,一定要細嚼慢咽。
本文綜合自:
① 2023-06-19 西安市人民醫院《端午提醒!2人吃粽子吞棗核,醫生:務必24小時取出……》
② 2023-06-20 北京同仁醫院《端午吃粽子,小心食道異物“刺客”》
③ 2021-12-06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醫生猛敲黑板:警惕這些吃進嘴的“暗器”,真的是男女老少通殺!》(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