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患癌左腿截肢,詢問媽媽能否像壁虎尾巴一樣再生

大象新聞記者 朱久陽 通訊員 丁建桂 剪輯 崔瑞淵

“媽媽,我截肢後會像壁虎一樣再長出一條腿嗎?”川川在得知自己將要被截肢時天真地詢問媽媽。本以為截肢就可以遏制住腫瘤的擴散,可病魔卻沒有放過這個年幼的孩子。2022年6月,十公分的腫瘤轉移到了川川的肺部,切除手術用了整整5個小時。生病的近兩年時間裡,川川不但做了截肢手術,還經歷了26次化療、2次放療、6次免疫治療、多次靶向葯治療。

34歲的小靜來自遼寧省鞍山市,生活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平靜而溫馨。然而讓她做夢都沒想到的是,這樣平淡的生活會被兒子突發的腿疼而擊碎。“2021年2月初,川川出現腿疼的癥狀,最後連路都無法正常行走。”小靜立刻帶兒子趕往醫院,經過一番檢查,結果讓一家人從天堂直墜地獄:左側脛骨近端骨肉瘤。診斷證明上赫然醒目的一行字讓小靜如斷了線的木偶,失魂落魄地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治,我們治,多少錢我們都治。”小靜語無倫次地說道。而當時,確診之下的川川才8歲。

緊接着,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做滅活,再做化療,儘可能地保住川川的左腿。2021年5月7日,醫生鋸開川川的左腿,做刮骨滅活手術,拿出骨頭切除上面的腫瘤後,再把冷凍過的骨頭重新放回川川體內。聽着醫生介紹治療過程時,小靜痛不欲生。在經歷了這次殘酷的刮骨療傷手術後,川川開始了第一個療程的化療。

隨着化療藥物不斷進入川川體內,副作用很快讓川川成了滿頭銀絲的“小老頭”。然而在刮骨療傷7個月後,病魔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川川撲倒,左腿的癌細胞大面積擴散複發。2021年12月29日,川川和他的左腿做了最後告別,進行了腿部截肢。

小靜以為忍痛截肢後兒子就能迎來重生,殊不知噩夢從未遠離。2022年6月初川川再次複查後小靜被告知:“孩子的癌細胞向肺部轉移了,而且最大的已經達到了直徑10厘米,想活下來必須再次手術切除,建議你們前往大醫院做切除手術吧!”醫生的話讓小靜如遭雷擊。川川才9歲的年紀,卻嘗遍了這世間所有的疼痛及苦楚。

“無論多麼絕望、痛苦的日子,川川都是那麼樂觀積極地堅持着,他渴望活下去,渴望陪在我們的身邊,作為父母,我們又怎麼能先說出放棄呢”?“母親”二字的使命逼着小靜擦乾淚水勇敢面對。多方考慮後,小靜決定帶著兒子再次入京。

“由於腫瘤過大,孩子術後出現了大出血,被送進了ICU搶救治療,一天的花費就高達3萬元。我借錢的電話一刻都沒停過,心裡想不管花多少錢,受多少罪,必須讓兒子活下去。”小靜緊緊地攥着拳頭,彷彿要捏碎這可怕的噩夢。好在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川川病情逐漸穩定。然而,就在川川做完肺部腫瘤切除手術以後,7月中旬又再次被查出其腦部也長有腫瘤……

“想早點康復回家上學,想讓媽媽再生個小妹妹……”川川的願望聽起來很簡單,卻也很遙遠,而每次他談到自己的夢想,母親小靜都會陷入沉默。期間,九死一生的川川正在憑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奮力奔跑着,可接下來高昂的治療費卻成了他康復之路的攔路虎。“孩子生病前,我在超市做收銀員,每個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孩子爸爸是一名拼車司機,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三口除去日常開支,並不剩什麼存款。”如今,夫妻倆由於陪孩子治療,收入中斷。

目前,川川正進行化療、放療結合免疫和靶向葯治療,後期肺部腫瘤需要二次手術,以及進行化療結合免疫治療加靶向等綜合治療,費用缺口保守估計要60萬元。然而,截至目前家裡給川川治療已經花費49萬元,負債20 萬元。“孩子生病後我們把按揭的車賣了,親戚朋友也借遍了,我們實在是無能為力了。”看着手裡的催款通知書小靜哭訴道。(文中皆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