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午,《中國髖部脆性骨折術後骨質疏鬆藥物臨床干預指南(2023年版)》(下稱《指南》)啟動會在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召開。會議匯聚了來自全國20多位骨科領域權威專家,通過線下線上形式,探討了《指南》制定的具體工作內容,並就骨質疏鬆症社區防治進行了深入研討。
12月31日,多位國家級權威骨科專家齊聚順德三院。 南方+ 歐陽少偉 拍攝
隨着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伴隨老年人群骨質疏鬆發病率逐年增高。據統計,每年我國65歲以上骨質疏鬆患者高達6000萬,不僅耗費我國醫保幾十億元,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不小負擔。老年髖部骨折更是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康妍教授介紹,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併發症,常累及椎體、髖部、橈骨遠端等部位。而髖部(腹股溝部位)由於處於軀幹與腿相連接部位,是一系列機體運動的中心,髖部脆性骨折引發的疼痛、活動功能受限、下肢短縮外旋畸形等癥狀,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巨大。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康妍教授作《髖部脆性骨折術後骨質疏鬆藥物臨床干預》專題講座。 南方+ 歐陽少偉 拍攝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章振林教授指出,撰寫《指南》的意義在於,以老年髖部脆性骨折為切入點,結合已有經驗並借鑒國際做法,立足中國國情,對這一老年疾病進行系統梳理和規範,從而指導我國各地髖部脆性骨折的治療和全程管理,提升我國髖部脆性骨折患者的治療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
一份國家級《指南》的制定為何與順德有關?這離不開順德骨質疏鬆醫防工作的人才儲備與實踐探索。作為順德區醫學會及中西醫學會骨質疏鬆分會主委,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院長梁江聲近年來積極推動醫防融合,提升順德區骨質疏鬆及骨質疏鬆性骨折診治水平。
梁江聲介紹,根據《佛山市醫療機構設置“十四五”規劃》,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已被列為“十四五”期間二級醫院升級為三級醫院的規劃範圍,2022年8月9日,醫院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並作為重點工程項目推動,醫院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其中骨科(骨質疏鬆科)作為重點培育專科,通過整合醫院資源,以雙向轉診模式為基礎,以骨質疏鬆專科為紐帶與北滘鎮健共體,構建骨質疏鬆防治中心。
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順德骨質疏鬆防治領域發展迅猛,其中倫教醫院作為全省首家骨質疏鬆防治基地,在推廣骨松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藉助倫教政府建設“健康小鎮”項目,針對40歲以上常住居民免費骨密度檢測,讓骨質疏鬆成為慢性病重點開展病種之一,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及醫養結合,打造“全面篩查、全程管理”保障居民健康的基層慢性病防控體系。
與此同時,順德正全面推進以“防”為先,以“醫”為輔的骨質疏鬆醫防工作,通過打造基層慢性病防控體系,開展骨質疏鬆科普教育,提高群眾對骨質疏鬆的認知,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健康骨骼水平。全區醫院配置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9台,脈衝骨松康復治療儀、骨代謝指標檢測等先進設備,擁有治療骨質疏鬆症較為全面的藥物。通過讓骨密度檢測下沉到社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形成輕症社區治療、重症來院治療的分級診療體系。
【南方日報記者】歐陽少偉
【作者】 歐陽少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