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預防腦卒中,及時識別危險信號

寒冷的天氣

又到了腦卒中的高發季

關於腦卒中你真的了解嗎?


腦卒中,俗稱中風

它出現的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

都嚴重威脅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當心!天氣變冷增加中風概率


天氣轉涼後基礎血壓一般會升高,增加了中風的風險。

血管遇冷易“抽筋”

人體需要抵抗低溫的時候,會把血液從皮下血管送到身體內部保存能量。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臟和大腦的負擔加重。寒冷還會直接刺激腦血管,導致腦動脈痙攣,發生急性腦梗死。

氣候乾燥導致血液黏稠

北方地區秋冬季氣候乾燥,空氣濕度較低,人體消耗水分多,如果不重視喝水,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血流減慢,更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腦中風(腦梗)。

如果血壓比平時輕度升高,即收縮壓增高不超過10毫米汞柱,可暫時不用特殊處理,注意觀察即可;

如果收縮壓(高壓)上升超過10毫米汞柱,或者中青年血壓持續超過140/90 毫米汞柱,老年人血壓持續超過150/90毫米汞柱,則需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應該如何早期識別腦卒中呢?


簡單的說,就是6個字母——BEFAST,是6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字面的意思是“要快”:

患者出現了視物不清、視物成雙、視野缺損;或者出現了眼位的異常

F就是Face、臉

患者出現了口角的歪斜、鼻唇溝變淺。

A就是Arm、肢體

患者出現了肢體的無力、行走或持物不穩;或者出現了肢體的麻木。

S就是Speech、講話

患者說話時口齒不清、含糊,就是俗話說的“大舌頭”。

T就是Time、時間

出現異常,要抓緊時間、爭分奪秒,儘快就醫。

希望能通過這簡單的字母,提高大家早期識別腦卒中的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及時接受到更有效的治療,獲得更好的臨床預後。


腦卒中的誤區


01 換季時輸液,能預防腦卒中(✘)

沒有任何一種藥物的藥效可以維持幾個月之久,藥效會隨着輸液結束而很快消失,因此,短期輸液不可能長期預防腦卒中。

而換季輸液的通常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本來就血管彈性降低、變脆,反覆輸液容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靜脈炎,使得血管到該輸液治療時更不容易進針。而且輸液會在短期內增加血容量,對有心臟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因此,沒有腦卒中相關癥狀,換季時單靠短期輸一兩種藥物是不能起到預防作用的。

02 腦卒中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年輕人不用擔心(✘)

雖然腦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老年人,但這並不意味着年輕人可以“高枕無憂”。腦卒中正在越來越年輕化。

有研究發現過去 20 年來 20~64 歲的腦卒中人口增加 31%。而且隨着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群體中日益常見,年輕人積極加強預防,遠離腦卒中十分必要。

03 腦卒中發生突然,沒辦法及早識別(✘)

腦卒中發生後及時送醫救治,是達到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這就依賴於及早識別腦卒中發生前的一些徵兆。

比如一側肢體無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雙眼向一側凝視,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視物旋轉或平衡障礙,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等。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或撥打 120。

來源:北京健康教育

責任編輯:王欣嘉

審校:張侃 王蒨

▶ 濟南吸入式新冠疫苗陸續到位,哪些人群可以接種?附接種門診信息

▶“陽過”何時可以上班?一份“陽康”返崗指南請收好

▶ 濟南倡導群眾網上就醫購葯 19家醫保定點互聯網醫院名單請查收!

▶ 呼籲!如果確定“陽”了,丟垃圾時請做好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