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孩子近視度數越來越高才後悔,越早預防對孩子越有益

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隨意走進一個班級,總有幾個孩子是帶着眼鏡的。一到節假日,各大醫院的青少年近視專科門診簡直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面對孩子近視的情況,大部分家長表現出了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有些家長屬於擺爛狀態:

“近視的小孩那麼多,沒啥大不了的。”

“近視不就是戴眼鏡嘛,長大了還能做手術呢!”

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想法?其實這都是近視認知的大誤區。

首先,近視雖然普遍卻不容忽視。往小了說,孩子要參軍,或者報考航空航海等相關專業都會受到限制,影響未來的發展;

往大了說,如果任其發展轉變成高度近視,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甚至致盲。

圖片來源於:愛爾眼科

再來,近視無法逆轉,手術也只能矯正視力。簡單來說,手術就等於在眼睛上戴了一個比隱形眼鏡更加隱形的眼鏡,可以省去戴取的步驟,讓視力得到恢復,並不能逆轉眼睛已經發生的改變,如眼底的一些病變。

而且,即使做了手術成功摘掉了眼鏡,如果不注意用眼,也會引發再度近視。

一入近視深似海,我們能做的就是儘早預防,即使孩子已經近視,也要盡量避免視力上漲,降低引發高度近視的可能。想要科學防控還得從近視的成因入手,一般來說主要受以下3個方面的影響。


遺傳

先天性遺傳近視是小部分孩子近視的成因之一,如果有父母是高度近視的,就很容易遺傳給下一代。不過這種先天性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絕大多數的近視都是由後天導致。


習慣

不良的用眼習慣是導致孩子近視的最大元兇。長時間看電視玩遊戲,近距離看書、寫作業,不眨眼用手亂揉眼睛等,這些行為會導致眼睛裡掌管晶狀體收縮的睫狀體一直處於收縮/緊繃狀態,久而久之不能放鬆下來,形成近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的用眼時間,保持合理的視距。

觀看電視時,眼睛距離電視屏幕3米以上或6倍於電視屏幕對角線長度;使用電腦時,顯示器距離眼睛60厘米左右;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眼睛距離屏幕一尺(33厘米)左右。

護童一尺視距抄書架

在使用過程中,盡量有意識地多眨眼,遵循“20-20-20”的口訣,即觀看電子屏幕20分鐘後,抬頭眺望遠處6米外(20英尺)至少20秒鐘以上。

此外,孩子上學後還要格外注意孩子們的坐姿讀寫習慣。遵循“一寸一拳一尺”的原則:

握筆手指距離筆尖一寸,胸口離桌一拳,書本距離眼睛一尺。同時,頭擺正,肩放平,身體直,稍前傾,兩腿並排放平,不要翹二郎腿也不要雙腿交叉。

護童DH艾虎學習桌

當然,孩子的自覺性可能不夠,可以藉助裝備來輔助。

配備專業的學習桌椅,易升降可調節,根據孩子的身高匹配合適的桌椅高度,還能依據不同的學習模式傾斜桌面角度,擁有合理的視距和視角。搭配護童半拳正姿器使用,能夠更好地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護童半拳正姿器


環境

戶外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是預防近視的最佳環境。

然而受疫情和學習的影響,很多孩子每天在戶外的時間不到兩小時,這種情況下室內的用光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若是長時間處於昏暗的環境中,會導致孩子視覺疲勞,引起視力下降。

圖片來源於:丁香媽媽

因此,遇上陰天或需要晚上學習時,除了開啟房間燈之外,還應該打開護眼燈照明。護眼燈擺放的位置也很講究,應放於書架層板正對座位的位置,利於光源有效灑滿整個學習桌面。

通常來說,護眼燈的標準照度指數是距離光源40-50cm測算出來的,因此燈頭豎向距離桌面40-50cm、水平距離保持在傾斜面板前段1/3處的正上方為宜。

選購護眼燈時除了無頻閃、無眩光、無藍光、光線柔和之外,建議購買50cm以上的T型大燈頭,光照範圍會更廣,照度也更均勻。推薦護童兔大師和半米燈,專業好光源,舒適更護眼。

6-12歲孩子的眼球軟,膠原豐富可塑性強,預防近視有事倍功半的效果。雖然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很容易近視,但部分其實是“假性近視”。

通過進行戶外活動、培養用眼和坐姿習慣、改善室內用光環境等行為干預就可以很好地調節過來,家長們一定要利用好這個近視防控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