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肺栓塞,這個名字聽着挺專業,但它乾的事卻相當嚇人。
簡單點說,就是血塊或者其他“奇怪的東西”跑到肺部的血管里,把管道堵住了。
肺是個靠血管維持工作的器官,一旦堵了血流,氧氣供應跟不上,就像城市的水管突然被堵了一樣,問題立馬暴露出來。
更要命的是,這種事通常發生得很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肺栓塞為什麼會發生?
其實,血塊(也叫血栓)是罪魁禍首。
血液本來應該在血管里自由流動,但某些情況下,它會變成“懶人”,愛堆在某個地方不走。
久而久之,這些血液就會凝結成塊,變成血栓。
如果血栓形成在下肢的深靜脈里,它可能會“搬家”跑到肺部。
再加上手術後久坐不動、長時間卧床,或者坐飛機、火車不活動,這些都是血栓的高發場景。
但讓人無語的是,肺栓塞經常沒有預警。
早期可能只有一點胸悶或者輕微的呼吸急促,就像跑了兩層樓梯的感覺,大多數人會忽視。
等到癥狀變得明顯,比如劇烈胸痛、咳嗽、甚至呼吸困難,可能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階段了。
這個病還有一個“壞脾氣”,就是發作起來特別快,搶救時間很短,延誤幾分鐘都可能有生命危險。
雖然說肺栓塞沒什麼徵兆,但有些人群的風險比較高,比如有下肢靜脈血栓病史的人,長期卧床的病人,或是最近做過大手術的人,都是“危險名單”上的常客。
另外,肥胖、吸煙、長期口服避孕藥的人,血液更容易黏稠,這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這些人應該格外警惕。
如果真遇上肺栓塞突發的情況,應該怎麼自救?
這個問題看似很絕望,但其實還是有一些辦法可以為自己爭取時間。
第一個原則,就是立即停下手頭的一切活動,保持安靜。
很多人遇到緊急情況會下意識地亂動,但對於肺栓塞患者來說,任何劇烈的動作都可能讓血栓脫落,跑得更快、更遠,堵得更徹底。
最好的姿勢是半躺或者半坐,讓身體盡量放鬆,減少對肺部的壓力。
深呼吸是另一個重要的技巧。
雖然肺栓塞讓呼吸變得困難,但保持平穩的呼吸節奏非常重要。
可以嘗試緩慢吸氣、慢慢吐氣,這樣不僅能增加氧氣的攝入量,還能讓心情稍微平復一些。
千萬不要因為慌張而大口喘氣,這樣反而會讓氧氣攝入量減少。
如果身邊有氧氣瓶或者類似的設備,馬上使用氧氣吸入,這能有效緩解低氧血症的癥狀。
如果氧氣供應不足,腦部和心臟都會受到影響,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沒有專業設備也沒關係,打開窗戶或者盡量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總比捂着臉喘氣要強。
同時,注意觀察癥狀的變化,特別是心跳和呼吸的頻率。
如果心跳突然加快、頭暈噁心的感覺加重,可能是肺栓塞正在加劇。
這種情況下,必須儘快撥打急救電話,並清楚告知自己的癥狀和既往病史。
如果有可能,盡量告知家人或旁人,讓他們協助求救。
對於周圍的人來說,如果發現患者突然呼吸困難、昏迷或者倒地,千萬別慌。
先檢查患者的呼吸和脈搏,如果都沒有了,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按壓的位置是胸骨正中偏下一點的地方,頻率要保持在每分鐘100次以上。
這時候,按壓的力度和節奏比精準度更重要。
預防肺栓塞比發病後搶救要簡單得多。
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多活動。
長期久坐或者卧床的人,必須有意識地增加腿部的活動,比如腳踝的旋轉運動或者簡單的抬腿動作,能有效促進下肢血液的循環,防止血栓的形成。
如果是坐飛機或者長途車,可以每隔一小時起身活動幾分鐘,就算不能走動,也要經常伸展一下雙腿。
飲食上也有一些講究。
想要防止血液變得黏稠,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是關鍵。
每天喝足夠的水,可以讓血液保持流動性,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另外,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堅果、三文魚和亞麻籽油,這些都有助於保持血管的健康。
適度使用抗凝藥物是另一個有效的預防手段。
對於一些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比如術後患者或者有血栓病史的人,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或者其他抗凝藥物。
這些藥物能減少血液凝塊的形成,降低肺栓塞的風險。
但這種方法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能擅自用藥。
還要注意戒煙。吸煙會損傷血管內壁,讓血栓更容易“趁虛而入”。
戒煙不僅能減少肺栓塞的風險,還能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是一件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最後,管理好體重和慢性疾病同樣重要。
肥胖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會增加血液粘稠度,讓血栓形成的幾率大大提高。
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量運動,不僅能減輕心肺負擔,還能讓血液保持健康的流動狀態。
有人可能會問,肺栓塞是否有遺傳性,家族中有肺栓塞病史的人是否更容易發病?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
遺傳因素確實在某些情況下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比如一些遺傳性的凝血功能異常疾病。
但大多數肺栓塞的發生還是和生活方式、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對於高風險人群,更重要的是加強預防意識,做好日常健康管理。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資料參考
[1]毛進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併肺栓塞患者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紅細胞分布寬度水平觀察[J].大醫生,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