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少女手指意外成“白骨”,六院骨科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60年再創奇蹟

2023年01月03日21:19:14 健康 1741

19歲的花季少女,在與朋友打鬧時,意外發生了。其左手中指上的戒指因被某種東西掛住,通過迅速、劇烈的外部力量撕扯,將手指皮肉撕脫。緊急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時,醫生看到的是一根“白骨”,就像從手上脫掉手套一樣,整個手指的皮膚軟組織包括神經、血管及指甲甲床等全部剝脫。

姑娘才19歲,該如何回應她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對高強度損傷下僅剩的一根“白骨”,六院骨科專家圍繞修復重建方案展開了一次次會診。7厘米的手指需要做全手指修復,不僅要考慮外在的形象需要,更要考慮內在血液供應、神經感覺及肌腱功能需要。經過周密的術前討論與充分準備,主刀醫生周徵兵最後決定選取右足踇甲瓣及足背皮瓣作為供體修復中指,同時再用髂腹股溝區的旋髂淺穿支皮瓣修復足部供區,完整保留了足部的5個腳趾,力求在再造手指的同時使供區損傷達到最小化。

19歲少女手指意外成“白骨”,六院骨科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60年再創奇蹟 - 天天要聞

13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決定手術成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高質量的血管吻合。“三根粗細只有0.3毫米的動靜脈血管,在顯微鏡下,用肉眼幾乎不可見的絲線縫合5針,以此重新恢復血液循環。”周徵兵表示。如今,女孩受傷的手指已經恢復了有血有肉的樣子,並且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手指活動度有了顯著提升。

讓女孩重拾對生活嚮往的,正是“中國斷肢再植的搖籃”——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1963年1月2日,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手術在六院獲得成功。當時,面對一位右手腕完全切斷的青年工人王存柏,陳中偉醫生帶領團隊經過8小時奮戰,完成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手術。自此,中國在顯微外科領域開始飛速發展,60年來,六院骨科也始終把斷肢再植和顯微外科技術作為學科發展的傳統技藝,不斷創新、精益求精。

“目前,我們已經在開展0.2毫米的血管移植與吻合手術了,這意味着,以前不能做的超顯微手術,現在也能做了。”六院副院長、骨科學科帶頭人張長青教授表示,隨着時代發展,工傷大量減少,但大到車禍、小到戒指這樣的意外傷害仍在不斷發生。保肢,對患者來說就是一生一次的機會,每台手術都可能影響其一生的幸福,這推動着醫生不斷追求技術的進步。“最初可能只是為了修復重建患者的勞動功能;之後從‘整體’理念出發,關注到了患者外觀形象的修復;如今從‘身心一體’出發,我們希望修復重建的是患者對於生活的希望。”

19歲少女手指意外成“白骨”,六院骨科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60年再創奇蹟 - 天天要聞

目前,六院每年實施1000餘例斷肢再植手術,手術成功率達95%以上。六院骨科的保肢團隊累計診治患者20000餘例,將保肢率由先前的32.43%提高至64.43%。團隊創建了橋式交叉皮瓣移植、新型組合皮瓣移植和殘肢皮瓣移植等一系列保肢新技術,推動了國際保肢水平的巨大飛躍。與此同時,六院骨科以其患者之眾、類別之多、技術之高、規模之大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再植中心”。

如今,六院骨科在繼承與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航空母艦”級大骨科,設有修復重建(含斷肢病房)、創傷、關節、關節鏡、脊柱骨腫瘤、小兒、足踝等8個專業、12個亞學科,為國內之最。此外,在疑難病的診斷能力方面,六院骨科始終處於國際水平,包括股骨頭骨壞死的手術治療、嚴重複雜肢體損傷的保肢治療、脛骨平台骨折的手術治療等7項國際技術。

張長青表示,隨着國家骨科醫學中心的批複,六院骨科將繼續全面提升骨科學科發展,加強人才培養,區域協同發展,惠及更多病患,促成再鑄更多“中國手”輝煌。

欄目主編:顧泳

來源:作者:黃楊子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來“大姨媽”排出像肉一樣的血塊?別慌,多半與這一因素有關! - 天天要聞

來“大姨媽”排出像肉一樣的血塊?別慌,多半與這一因素有關!

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月經的排血量、形狀、顏色都預示着女性的健康。但很多人可能只關注了月經是否準時到來這個問題,忽略了月經排出的東西,以為只要排出血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在月經期間排出一些像肉一樣的
頭髮白了,還能變黑?醫生的答案真的讓我意外…… - 天天要聞

頭髮白了,還能變黑?醫生的答案真的讓我意外……

哪怕只有幾根白頭髮在頭上也格外醒目中年人和一些“少白頭”青年人總會抱怨白頭髮對個人形象造成了影響不少人不禁會發問頭髮變白後還能再黑回來嗎?要簡單回答的話答案是能黑回來比如染髮雖然這確實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但畢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想要知道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