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2022年10月11日20:02:32 健康 1211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及死亡率排名靠前的惡性腫瘤,約30%病理類型為鱗狀細胞癌,發現時70%以上到了中晚期。晚期肺鱗癌無手術根治的機會,且因缺乏有效的靶向藥物,治療手段非常有限。目前化療是晚期肺鱗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臨床療效已長期處於平台期,免疫治療雖然為晚期肺鱗癌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因獲益人群有限、價格昂貴,目前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因此對於肺鱗癌更需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關係到患者的預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


肺鱗狀細胞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在所有的肺癌類型中,最高發的是肺腺癌,其次就是肺鱗癌。鱗癌大多發生在大的支氣管。9成以上的肺鱗癌患者都曾有過多年的吸煙史。當然並二手煙、空氣污染嚴重或者本身存在慢性肺病、慢阻肺以及肺纖維化等肺部疾病,都可以誘發肺部支氣管出的細胞鱗化,從而引發肺鱗癌。


而PET/CT作為目 前的主流檢測設備,融合了兩種影像學技術,能提供解剖和代謝的信息,逐漸成為臨床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診斷手段。


今天我們通過5例經病理證實為肺鱗癌的病例,一起複習肺鱗癌的相關知識。



病例一


病史摘要

男性,54歲,咳嗽1月余,CT發現肺內佔位。吸煙30年。余無特殊癥狀。

PET/CT圖像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診斷

1.右肺上葉巨大不規則團塊狀軟組織病變,密度不均,呈環狀FDG代謝顯著異常增高,考慮為惡性病變伴中心壞死,符合右肺鱗癌伴阻塞性肺炎。


2.右側肺門、右側鎖骨上、縱隔(1R、2R、4R、7組)多發腫大淋巴結,呈不同程度FDG代謝異常增高,均考慮為淋巴結轉移。


以上病變符合:T4N3M0,Ⅲc期(UICC/AJCC,2018年第8版 肺癌TNM分期)。


病例二

病史摘要

男性,66歲,咳嗽一月余伴胸悶。CT發現左肺佔位。

PET/CT圖像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診斷


1.左上肺門區不規則團塊狀軟組織病變,呈分葉狀,邊緣可見毛刺,病變局部突入縱隔內,左肺上葉支氣管狹窄以致阻塞,病灶呈不均勻FDG代謝異常增高,結合病理,符合左上肺鱗癌伴遠端阻塞性肺炎、肺不張。

2.左肺門區及縱隔(5組)多發腫大淋巴結,呈不同程度FDG代謝異常增高,考慮為淋巴結轉移。

以上病變符合:T4N2M0,ⅢB期(UICC/AJCC,2018年第8版 TNM分期)。


病例三

病史摘要

男性,68歲,以胸悶氣短及前胸後背部疼痛就診,CT發現左肺佔位性病變。

CEA:6.05↑(0-5)

Ca199:57.11↑(<35)

鐵蛋白:608↑(30-400)

PET/CT圖像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診斷


1.左肺下葉背段胸膜下巨大團塊狀軟組織病變,密度不均,呈環狀FDG代謝異常增高,結合病理,符合左肺鱗癌並相鄰胸膜浸潤。


2.左側胸膜其餘區域多個小條狀、結節狀軟組織病變,呈不同程度FDG代謝異常增高,多考慮為胸膜轉移性病變。左側胸腔微量積液。


3.左側肺門及縱隔(4L組)、腹膜後多發淋巴結轉移。


4.雙腎實質內多髮結節狀等密度病變,呈不同程度FDG代謝顯著異常增高,考慮為雙腎多發轉移瘤。


以上病變符合:T4N2M1c,ⅣB期(UICC/AJCC,2018年第8版肺癌TNM分期)。



病例四

病史摘要

男性,60歲,多年吸煙史,近期咳嗽伴痰中帶血絲,CT發現左肺佔位。ECT骨掃描未見異常。

CEA:6.6↑(0-5)

PET/CT圖像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診斷


1.左肺上葉舌段支氣管開口處不規則團塊狀軟組織病變,與肺門淋巴結分界不清,呈FDG代謝顯著異常增高,結合病理,符合做上肺鱗癌伴肺門淋巴結轉移,並阻塞性肺炎、肺不張。


2.縱隔及右肺門區多發輕度鈣化淋巴結,呈不同程度FDG代謝異常增高,考慮為淋巴結炎性增生,建議定期複查。


以上病變符合:T2bN1M0,ⅡB期(UICC/AJCC,2018年第8版肺癌TNM分期)。



病例五

病史摘要

男性,54歲,咳嗽1月余,CT發現肺內佔位。吸煙30年。余無特殊癥狀。

PET/CT圖像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病例:5例肺鱗癌病例 - 天天要聞

PET/CT診斷

1.右肺中間段支氣管壁增厚,形成條狀軟組織病變,呈FDG代謝顯著異常增高,結合病理,符合右肺中間段支氣管鱗癌。


2.雙肺門區及縱隔(1R、4、5、7組)多發腫大淋巴結,呈不同程度FDG代謝異常增高,均多考慮為淋巴結轉移。


以上病變符合:T2aN3M0,ⅢB 期(UICC/AJCC,2018年第8版肺癌TNM分期)。



討論

1

肺鱗癌隱蔽性極強,比腺癌更難以發現


本期回顧一下近期數百例鱗癌的病例,非常遺憾沒有找到相對早期的患者,大多都是Ⅱ期以後的,Ⅲ期、Ⅳ期的相對較多。因為鱗癌大部分屬於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大部分都發生在大的支氣管,靠近肺門,除了支氣管還是肺動脈、肺靜脈、淋巴結……結構,所以肺門區“聚集”了很多組織,所以比較隱蔽。而肺腺癌大多在外周帶,胸部CT容易發現。肺鱗癌即使做了CT,很早期的也容易漏診。


2


和肺腺癌相比,大部分鱗癌生長速度相對快


這和細胞的異型性相關,肺鱗癌的發病率在下降的,但鱗狀細胞產生癌變後,肺鱗癌的腫瘤組織倍增時間只需要75-90天。也就是說如果你發現病灶後,其增長速速是呈幾何倍數的上升,3個月病灶就會增大一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咳嗽幾個月加重,就會發現巨大軟組織腫瘤的原因。


3


手術創傷大


早期肺鱗癌患者能夠通過手術治療等方式來實現治癒,因此儘可能在癌症出現的前期發現癌症,並且接受治療,對於患者的健康更有好處。但是我們知道,中央型肺癌一般都生長的肺門區大支氣管,很多發現就需要做肺葉的切除,或者患側全肺切除。而早期的腺癌我們可以選擇楔切、段切。所以大部分鱗癌手術切除的範圍遠比周圍型肺腺癌大。

4

影像學表現


肺鱗癌細胞多沿支氣管的長軸蔓延生長,可取代正常的呼吸道黏膜上皮,因此早期便可出現支氣管堵塞所導致的一系列現象。鱗狀細胞癌常表現為一簇腫瘤細胞生長,表面相對光滑和圓潤。 


肺腺癌常表現為沿着肺泡壁生長,可呈附壁式浸潤,表現為肺部支架結構的受侵。腺癌的病灶表面常有小的分葉和突起,邊緣多不光滑,可伴隨深分葉表現。

5

PET/CT與肺鱗癌


PET/CT是無創性的影像學設備,融合了不同影像學技術,且能提供解剖和代謝兩方面的信息。相較於單獨CT檢查,能一次性得到多方位的斷層掃描圖像,減少了運動偽影,規避了PET和CT各自的劣勢,具有獨特的優勢。

包括:

(1)提高診斷效能;

(2)提高分期準確性;

(3)有效監測治療效果,提供治療方案;

(4)為後期放療提供精準靶區定位信息。

有學者研究報告,18-FDG PET/CT SUVmax 可用來評估肺癌的腫瘤 活性,且鱗癌的SUVmax 高於腺癌(P<0.05),可能和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蛋白表達的數量不同有關。SUVmax 對肺腺癌、肺鱗癌的鑒別診斷具有中等程度的預測效能。


最後一句話:關於腫瘤預防,就是早發現、早體檢,保持健康的生活,多鍛煉提高免疫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聽一句勸:若不想血糖失控,這4種早餐最好遠離,再愛也別貪吃 - 天天要聞

聽一句勸:若不想血糖失控,這4種早餐最好遠離,再愛也別貪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醫生,我
必須馬上干預!肝硬化患者若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正走向肝衰竭 - 天天要聞

必須馬上干預!肝硬化患者若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正走向肝衰竭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醫生,我
糖尿病來不來,嘴巴最先提示!醫生直言:若有這4種異常別忽視 - 天天要聞

糖尿病來不來,嘴巴最先提示!醫生直言:若有這4種異常別忽視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你說,我
“控糖族”注意 這些“偽粗糧”升糖比大米更快 - 天天要聞

“控糖族”注意 這些“偽粗糧”升糖比大米更快

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認知:粗糧升血糖較慢,適當吃粗糧有利於控制血糖。事實上,粗糧是個大家族,並不是所有粗糧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糧甚至是“偽粗糧”,它們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細糧還要快。種類選不對升糖速度快吃起來口感糯糯的糯性穀物,比如大黃米、小
空調久未清洗 專家提醒吹前必查→ - 天天要聞

空調久未清洗 專家提醒吹前必查→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逐步升高,不少人選擇開空調納涼。然而,四川成都市民李先生在開啟塵封一年的空調後,竟意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左肺“白”了近一半,這是怎麼回事?吹3天空調感染軍團菌肺炎癥狀似感冒發燒吹了3天空調後,李先生出現肌肉酸痛、頭痛、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