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面是生活中重要的能量來源,作為主食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提供碳水化合物。但如果購買的米面在家裡面放置時間太長,或者保存條件不好,可能會長出蟲子。許多人看到這種情況直接把米面扔掉,覺得吃了長蟲的東西會引發健康問題。如果為了節儉而疾病入侵,可就得不償失。具體情況如何?
家裡面的米面會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出現蟲子,這些蟲子也就是米象。米象並非憑空出現,而是這些米面本身就附着着米象的蟲卵,只是肉眼觀察很難察覺。如果是新鮮購買的米面,儘快吃掉,自然不會長蟲子。
但如果在家裡面放的時間太長,又因為環境濕度,溫度改變,可能就會孵化後長出蟲子。
米象不會因為被人體攝入就引發疾病,作為無毒蟲子之一,只要在發現有米象的情況下儘快把這些米面吃掉,在清洗的過程中留意一點,加入水後把漂浮在上面的米象去除,不會影響大米的營養價值,不用擔心吃了這些長出米象的米面後出現疾病,和其他的害蟲,寄生蟲不一樣。
如何防止米面長蟲?
1、購買後趁新鮮吃掉
為了避免米面出現蟲子,正確的做法是購買這些糧食後要詳細看一下保質期,在保質期內吃掉。有的人一次性購買很多,但是家裡面只有幾口人,吃的速度很慢,放置時間超過了幾個月,長出這些米蟲的概率很大。
而新鮮的米面購買後短時間內就吃掉,出現蟲子的可能性很低。因此,糧食需要吃多少買多少,不要購買一大堆而儲存時間太長。
2、確保儲存條件良好
把米面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同時保持儲存條件良好,減少濕度,溫度的影響。因為大部分的食物,糧食都會受環境因素而容易性質改變,有的東西會變質,也有的東西長出了蟲子,米面就容易出現米象。
如果可以保存條件密封,同時確保乾淨衛生,加上有乾燥環境不給米蟲蟲卵孵化提供條件,自然就不容易短時間內出現這些蟲子而影響人的食慾。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發現,米蟲多出現在糧食中,是因為這些糧食原本就有這些米蟲的蟲卵,只是到了一定條件會孵化後變成肉眼可見的生物。
但這些米象本身無毒無害,不會因為出現在米面中就讓食物受到污染,攝入後引發疾病。只要後續保存條件良好,在清洗這些糧食過程中細心一點,安全隱患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