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文芳 葉筱筠 記者 吳朝香
李阿姨年近八旬,今年體檢時發現兩肺多發肺結節,其中右肺一枚磨玻璃結節及左肺一枚混合密度結節及惡性腫瘤待排(圖一和圖二紅色箭頭所指)。進一步檢查診斷為兩肺雙原發肺癌結節考慮後,李阿姨及家人慕名找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恩國主任醫師。


避免切除肺組織
兩肺雙原發肺癌結節,如果要手術,需要切除兩側部分肺組織。李阿姨年齡接近八旬,基礎疾病多,家屬手術顧慮重重。
考慮到李阿姨自身基礎身體條件及家屬顧慮後,陳恩國主任醫師為李阿姨介紹了氬氦刀冷凍消融術。
氬氦刀全稱氬氦冷凍消融技術,是一種微創超低溫冷凍消融腫瘤的先進醫療技術。它的原理是使用高壓氬氣,使針尖冷卻至極低溫,並在針尖周圍形成冰球,然後再通過高壓氦氣使針尖再次升溫,這樣二次凍融,最終導致腫瘤細胞死亡。

陳恩國主任醫師建議李阿姨可以先做一側肺癌結節消融術,擇期再做另外一側消融術。
李阿姨詳細了解後,毅然決定接受手術。一切準備妥當,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蔣漢梁主任醫師為李阿姨進行局麻下左肺肺癌結節氬氦刀冷凍消融術。蔣漢梁主任醫師在CBCT引導下將消融治療針經皮穿刺置入腫瘤病灶,在CBCT確定位置合適後連接至壓縮氬氣及氦氣進行消融治療。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李阿姨表示手術全程舒適,無明顯不適癥狀。

氬氦刀治療過程
腫瘤消殺更精準
陳恩國主任醫師介紹,氬氦刀冷凍消融是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今年引進的新興技術,可用於不能耐受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以及晚期肺癌需要局部治療的患者,可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具體而言,氬氣刀相比傳統氮氣冷凍溫度下降更快,對腫瘤破壞力更強。術中針尖周圍的冰球顯示清晰,在CT下全程可視,可實現對腫瘤消殺精準,有效保護正常組織。氬氦刀可重複性強,同一患者可反覆多次治療,鞏固並增加療效。此外,冷凍消融可激活人體的免疫應答,顯著提升機體抗腫瘤效應,並提升免疫治療的療效。並且,氬氦刀是微創手術,局部麻醉,創傷低,還有內在鎮痛效果。
把肺癌轉化成“慢性病”
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隸屬委省共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是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主委單位、浙江省肺血管聯盟主席單位、浙江省呼吸內鏡聯盟主席單位,也是國家首批PCCM和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
近年來,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不斷創新,開展新技術,旨在為更多肺癌患者謀福利,讓肺癌從“不治之症”真正轉化為“慢性病”,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是浙江省內最早開展氣道內介入診斷和治療的單位之一,是省內呼吸介入的領頭羊,目前已全面開展各項介入診治技術,其中多項技術為省內首家開展單位,是省內唯一一家呼吸專科擁有獨立DSA設備的單位,也是首批C臂CT引導下肺結節定位、電磁及虛擬導航下經支氣管鏡肺外周結節活檢術、首批引入共聚焦成像等內鏡下微創診斷技術的單位,內鏡綜合診療水平在國內領先,開展了全國首例ECMO支持下氣管鏡介入治療,接收全國各地眾多疑難介入轉診患者。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