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木姍
熱衷“卷”服務的海底撈火鍋最近頻繁掛熱搜,一會兒是跳“科目三”,一會兒是跳“擦玻璃舞”。
這裡的“科目三”不是考駕照,而是一段爆紅網絡的舞蹈,以誇張的腳步和搖擺引人注目;網傳視頻里的“擦玻璃舞”則是男服務員貼着女顧客的手,掌心對掌心、模仿擦玻璃的動作搖擺扭動。
這些奪人眼球的誇張舞蹈,有人樂在其中,覺得沒必要“上綱上線”;也有人評價“低俗噁心”,尤其是帶小孩用餐的顧客,認為一群服務員在孩子面前“扭來扭去”是很不合適的。
“卷”服務本來是為了給顧客更好的體驗,跳舞本身也沒有錯,但如果提供的服務和顧客的需求之間相去甚遠,要麼是沒服務到該服務的點上,要麼就是“過度服務”,甚至可能變成顧客眼中的“越界服務”。
提升服務不是把顧客當“土財主”一樣伺候,消費者也別把自己當“上帝”一樣頤指氣使。無論是提供服務的服務者,還是享受服務的消費者,看待服務的觀念,都該變一變了。
服務品質不代表無腦“跪舔”,好的服務應該是有格調的服務,而不是會讓人感到不適的服務。
過生日想一個人吃個火鍋,服務員卻在對面放了個玩偶;找服務員要個牙籤,卻被熱情反問“小姐姐你是吃東西塞牙了嗎?”;跟朋友同事聚餐聊天,卻不斷被“給您加個水”“給您收一下”各種打斷……作為顧客,當然不會喜歡“愛搭不理”的服務,但也絕對不會喜歡“刻意獻殷勤”的服務,獻得多了便是“打擾”,再獻得過了便是“越界”。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體貼周到而適度的服務。
另一方面,為服務買單也不代表無上“特權”,消費者和服務者本就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才是應有之義。在一句句“我要科目三”的浪潮里,就有海底撈員工因為頻繁跳舞而導致腳扭傷的事情發生。
海底撈的顧客中,有因為服務員倒水不及時就砸碎水杯破口大罵的,有要求服務員給棉花玩偶過生日的,有隻想享受免費服務、免費小菜卻不願意掏錢點餐的,還有讓服務員把火龍果的籽挑乾淨的……面對這樣的顧客,服務員即便硬着頭皮按要求做了,心裡怎麼可能會服氣?服務又如何能真心?
服務者也需要體面地工作,服務有範圍、也有底線。
無論是對服務者還是消費者來說,格調和惡俗,可能都只是“一步之遙”。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