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知覺也被稱為心理壓力或者知黨壓力,是對於壓力的知覺評價,是指個體對應激事件經過認知評價之後心理產生的困惑成威脅,從而使個體處於緊張和不適的狀態。
根據Lazanus的心理壓力與應對理論,對於壓力的認知評價是指個體評估遭遇到的事件是否會對個體產生影響,它分為兩個評價階段:初級評估,個體評價是否遇到存在風險的事件,例如評估事件是否會對健康帶來影響,事件會對個人的價值、目標帶來好處還是壞處等;次級評估,個體評估是否可以做一些行動來阻止傷害的產生,個體會考慮各種方式來應對壓力,例如調整環境、接收或者搜尋更多信息等壓力知覺主要的測量工具有壓力知覺量表和壓力知覺問卷壓力知覺量表測量的是人們面對不可預知、不可控制的生活引起的壓力程度,可以有效預測主觀壓力,是一般性的壓力測量工具。
目前對於心理彈性的概念可以界定為三類,一類認為心理彈性是一種個人能力,是指個體在經歷壓力或者逆境之後,能夠良好適應和發展的能力;一類認為心理彈性是一個結果,是指個體面對生活壓力,沒有受到負面的影響,成功應對了這些壓力;第三類認為心理壓力知覺與心理彈性的研究之前的研究發現壓力知覺會對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2019年一項針對白癜風病人的研究發現,白癲風病人的生活質量與壓力知覺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在對警察群體的研究中也發現,壓力知黨和生活質量存在一定的關係,一項對希臘警察的研究發現,較高的壓力知覺與較低的生活質量有關。
同時,心理彈性與壓力和生活質量也存在相關。2013年一項針對胃癌病人的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的研究發現,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心理彈性能較好地預測胃腸癌病人的生活質量。
壓力和壓力知覺也會對心理彈性產生影響,壓力和創傷性事件是心理彈性的風險因素,當壓力過高的時候,個體無法良好完成這個過程,心理彈性可能會降低,而當客觀壓力和主觀壓力處於一個較低或者可控範圍的時候,個體可以通過成功應對一些壓力,來獲取成功應對壓力的經驗,進而可能改善適應壓力和逆境的過程,從而心理彈性可能得到提升。
一項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照顧者的研究發現,壓力知覺會對心理彈性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社會支持會在兩者的關係之間起到中介調節作用。而對大學生的壓力知覺與心理彈性的研究發現,心理彈性與壓力知黨呈負相關,心理彈性在壓力知黨與生活滿意度、心理幸福感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品味的能力也就是去體驗眾多滋味的能力。心理學上,品味指的是人們通過注意下面的行為來調節積極情緒的過程,對過去積極經歷的記憶,當下正在進行的積極體驗;未來的積極經歷。
人們可以通過增加放大積極情緒的想法和行為,比如建立記憶,或者減少抑制積極情緒的想法和行為,比如專註於缺點,來品味到更多的感覺。當代積放心埋字的一神十執萬法,這神十執定以的品味為基礎,目的在於增強或者延長人們享受積極體驗能力的一種心理干預。
Bryant提出了三種進行品味干預的方法,分別為:基於過去的品味干預、基於現在的品味干預和基於未來的品味干預.基於過去的品味干預:通過回憶過去美好時刻帶來的感覺可以引發個人對過去積極經歷的品味,並讓人在當下感到快樂。
以過去為中心的品味干預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早期積極經歷的覺察和享受。常見的基於過去的品味干預方法有以下幾個:國憶積極的事件:使用一些單純的思考或者有意識地覺察過去經歷中的積極體驗,不需要去系統地分析一個積極事件,而是更多的去關注事件的積極屬性。
回憶三件積極的日常事件:寫下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積極愉快的事情,這三件事情可以是一些比較重要比較有意義的事件,也可以是僅僅是一些愉悅的事件,要儘可能仔細地描述事情,以及自己的愉悅體驗,同時思考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主動去追尋到的還是被動發生的,享受成就/承認他人的作用;選擇一個從小到大比較重要的成就,例如考入大學或者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然後要寫下下面兩個問題的答案:1.自己在這一成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克服了哪些障礙:2.其他人在這一成就中的作用以及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取得這個成會遇到什麼樣的阻礙。
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以及品味自己的努力帶來的成功;同時可以覺察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關懷,品味他人的愛和善意。國憶個人善舉;記錄自己每天做過的善意行為,持續一周,每天計算這些行為的次數。
基於現在的品味干預: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煩惱有可能會分散人們對當下生活中積極事件的注意和體驗。以現在為中心的品味干預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正在發生的積極經歷的意識和享受,為人們提供品味當下的方法,加深和延長這些積極的感受。
常見的基於現在的品味干預方法有:關注於積極的焦點:專註於當下,有意識地注意周圍環境中能夠帶來積極體驗的內容,並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方面。
可以選擇每天步行20分鐘,在步行中儘可能注意周圍中積極的事情,當注意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在腦海中體會它們的存在,並承認這些事物帶來了愉悅的體驗,探索每一個事物為什麼讓自己感到快樂。品味攝影:通過結構化的攝影來增強品味能力,用15分鐘的時間進行特定主題的攝影,使照片盡量的有創意,漂亮,對自身有意義。
也可以通過與他人分享或者自身收藏欣賞的方式,增強積極的鵬受和體驗。基於未來的品味干預:一段經歷是否令人滿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段經歷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也就是預先品味和想象到的這種經歷可能是什麼樣的。
在各種各樣的生活經歷中,預測未來被認為比回憶過去能帶來更強烈的更加有影響的情感,人們感受未來的方式可能會對他們品味現在的能力產生強烈的、積極的影響。以未來為中心的品味干預目的在於通過對於未來積極事件的想象和感受,增強積極感受,提高品味能力。
常見的基於未來的品味干預方法有:積極的想象:每天試着以最精確的方式想象明天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四件積極的事情,可以想象各種各樣的積極事件,從筒單的日常快樂到非常重要的積極事件。
最佳的自我: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想象以下場景:“未來的一切都儘可能地順利,自己努力工作,並成功地實現了所有的人生目標”,然後寫下自己想象的場景。一敖生活總結:想象一個場景-關於希望未來如何把自己的生潔轉還給自已的孫輩聽,寫下在場景中會描述的故事,這也就是自己的生活總結,之後可以仔細閱讀自己寫的生活總結,審查並思考它,找出想要達到這個期望的生活的品味過程中自已還欠缺的能力,還需要做出的提高和改變,並且可以針對自己發現的需要改變的內容做出進一步的可操作的計劃,並在生活中予以實施。
有研究者對大學生進行了品味干預,參與研究的大學生被要求持續一周使用認知想象去回憶過去的積極經歷,結果發現他們的幸福感有所提高。另一項專註於品味當下的千預研究使用了錄音和書面教育對參與者進行了10種具體的品味策略的培訓,兩周後發現,接受了品味策略培訓的參與者與對照組相比,抑鬱和消極情緒顯著降低。
一項品味干預的元分析研究探究了品味能力訓練對於1843歲參與者的效果,發現品味訓練對幸福感和積極情感有積極的影響,其中品味訓練對積極情緒有小而積極的影響。
同時,有研究者檢驗了DAHLIA干預的效果,發現DAHLIA干預可以降低壓力知覺,DAHLIA干預主要包括了:回憶積極事件、品味積極的時刻、正念、感恩、積極的重新評估、自我肯定、設置切合實際的目標、做善事,這個干預中較大的一部分都是屬於品味干預的內容。同時,之前研究發現品味干預對提高心理彈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之前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支持積極情緒有助於心理彈性的提高,而“拓展與構建”理論認為,積極的情緒可以使人們參與到新的體驗中,讓人們去發展技能和建立關係,從而使他們在遇到挑戰時能夠靈活應對,因此品味干預可以通過增加積極的情感來提升心理彈性。
之前在一項針對老年人心理彈性的研究中,研究者對參與者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品味干預,結果發現,品味干預可以提升老年人心理彈性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