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鍾南山,不畏質疑再度發聲談新冠,稱後遺症是精神心理導致的

86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近日又發聲了,針對大家的質疑,首談新冠後遺症:

我們所謂的後遺症,更多是一種主觀感受,全身疲勞,沒勁兒,腦霧,抑鬱,壓抑,思想不集中。


相當多的後遺症,是由於精神心理影響造成的,目前沒有什麼器官引起長期的功能不全,我還沒看到。

其實,心態對康復真的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多睡覺,多休息,好好吃飯,補充營養,不僅對新冠病毒,對任何一種疾病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86歲的鐘老,有自己專業的判斷,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面對一位飽經風霜的耄耋老人講話,我願相信他的科學和真實。

此前,鍾南山院士提倡“新冠病毒”可以改名為“新冠感冒”,認為現在的新冠病毒其實趨向於大號流感。

並且給老百姓吃了定心丸,奧密克戎不可怕,99%的感染者可在7-10天內完全恢復。

得了一次奧密克戎相當於身體里打了一次疫苗,預測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了。

而且跟大家分享了孫女得新冠病毒的經歷,幾天就恢復好了,再就是提倡大家儘快接種疫苗。

以上就是鍾南山院士在全面放開後的這二十來天里的發言。

一個86歲的老人,因為大家的信任,依舊不負眾望,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大家解答一些困惑,結果就引來一片又一片罵聲。

為事業奮鬥了大半輩子,本來應該退休安享晚年,可是沒想到在理應得到尊重的年齡,卻受到質疑,確實挺讓人心疼的。

可是每次看到鍾老出鏡時,都意氣風發,衣冠整齊,精氣神十足,就覺得他像一個英雄,一個不畏艱險的勇士,讓人心生敬畏。

這些公眾人物,公開質疑,亂帶節奏,真的心安嗎,甚至他們都沒有認真了解過鍾老,憑藉一句話就在網上發泄情緒,這樣真的好嗎?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立志做一名醫生,他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一輩子兢兢業業,認真鑽研,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

2003年,因為在抗擊非典中突出貢獻,榮獲2003年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早就獲得了非常高的榮譽,對他而言,榮譽更是身外之物。

如今,面對新冠疫情,他臨危受命,主動上陣,他不是神仙,無法消滅新冠,可是他竭盡全力,三年的時間裡,他多次主動前往一線,拖着疲憊的身軀,給大家帶來了希望。

當時封城,社會恐慌,大量囤積生活用品,運輸受阻,導致當時怨聲載道。是他積極發聲,循循善誘,安撫民心,如今全面放開更是一樣的做法。

疫情全面放開,每個人都成了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可鍾老依舊是全國人民的責任人。

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支撐,他是每個人的力量,是國家前進的力量。

鍾老是人,不是神,為無私奉獻自己一生的鐘老點贊,祝鍾老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大疫之下,團結抗疫,加油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