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愛人就是一面鏡子,映照着你最不想看見自己的那個部分。
戀愛剛開始的時候,你在他身上看到的全部是美好的東西,他在你身上看到的也都是美好的東西,我們會把對方的優點放大,忽略了對方的缺點,所以兩個人一起在那兒做美夢。覺得遇到了最好的人,好開心,好幸福,
漸漸地,當兩個人熟悉以後,事情就往相反方向走了。你把自己不想看到的東西或不喜歡的東西投射在對方身上,還擴大了好幾倍。你看到了對方的缺點,有時候,你會因為對方的一個行為,對他產生強烈的負面評價
比如“這人怎麼這麼懶惰”,這其實也是一種投射。想象一下,你不願承認自己有懶惰的一面,也很討厭自己懶惰的那一面,總不能天天罵自己吧?所以看到別人懶惰,就特別想去罵他。
親密關係都是你了解自己的最佳時機,你可以通過觀察自己投射在伴侶身上的感受、情緒,把你從潛藏在潛意識裡的陰影面挖掘出來。所以說,親密關係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三種親密關係中的越界行為
很多人對外人非常有耐心、有禮貌,可是對自己的親人就沒有那份尊重,那是因為他們與親人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常常會有越界的舉動。
在親密關係中有三種常見越界行為,你的這些行為侵犯或干擾了你愛的人。
1.期望。
通往墳墓的道路是由期望鋪成的。因為有期望就會有失望,然後你就會指責他:“你明明可以這樣做,為什麼不這樣做,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
你之所以對他有這樣的期望,是因為內在還缺乏一份穩定的愛,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你,現在只有你自己才是唯一可以給自己這份愛的人。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另一半身上註定會失望
2.掌控。
我們常常會覺得,我們之間太親密了,會忍不住跨越界限去控制他,用控制他的行為來取悅我們自己。這是對親密關係絕對的打擊。
最好的相處方式是尊重對方原有的生活方式。對方原來是什麼樣子,就讓他是什麼樣子,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而跟你在一起的時候,你倆重疊的這個時間段,彼此都是開心的就好了。
3.退化
在親密關係中,比較被寵愛的那一方,通常會無意識地退化到孩童的行為模式,不自覺地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更嚴重的情況中,他們還會不知不覺地把對父母的仇恨都放在對方身上,要對方買單。
這種情況下,親密關係的雙方都要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退化的一方不要吃定別人,寵愛的那一方也要承認自己的過度遷就、忍讓或付出。這時候需要真誠、開放地和對方溝通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埋怨,或是用退化性的行為來破壞雙方的關係。
沒有人活該受苦,也沒有人不配享受幸福,對自己負責,不再向外抓取,而是回歸自己的內心,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