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5種異常“喜好”的,屬於精神疾病,但不屬於異類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心理學家認為矛盾、危機、緊張和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障礙,患者在認識方面,在情感意志方面,以及動作行為方面,都會出現了異乎尋常的表現,無法完成正常的工作學習。

什麼是精神病?

精神疾患是精神疾病的總稱。精神錯亂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神經活動障礙,表現為認知、情緒、行為等多方面的心理異常,影響其社會功能。

代表性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也稱心情障礙。心情障礙常見的就是包括抑鬱症和雙向情感障礙,這是第二類,還有智力發育次之,癲癇等嚴重的腦病,伴發的精神疾病,這些都是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

這些精神疾病共同的特點是精神癥狀更嚴重複雜,出現的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

精神病人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1.注意力障礙

表現為過分注意某些事物、無法集中注意力、不斷轉移注意力,或當前只能注意一件小事等變化。

2.記憶障礙

比如突然記起已經遺忘的事情,或記憶力突然減退,甚至對以往的記憶出現異常,還表現為虛構和錯誤記憶。

3.神經症癥狀

精神病患者經常出現一些神經癥狀,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

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後夢多,且醒後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是精神病的癥狀之一。

4.幻聽

有些患者會出現幻聽的問題,明明沒有的聲音卻讓患者認為有人在和她說話,或者是出現了幻覺而按照幻覺來進行服從,甚至是有自傷、自殺、離家出走等癥狀的表現。所以對於患者和家人來說,這種疾病帶來的麻煩是非常大的。

引發精神病的原因

1.生化因素

生化因素是患精神病的原因之一,患者在胎兒時期,曾受到病毒感染,在成年後換上精神病的概率也是遠高於普通人群,在胎兒時期受到各種合併影響,也會使精神病的發病率增高。

2.器質性精神障礙

這類患者腦器質往往受到了損害,比如車禍所致的腦外傷腦出血腦梗塞腦萎縮等。這類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只有患者原發疾病好轉後,精神癥狀才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3.環境因素

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外部影響,通常也屬於導致精神障礙原因中較為重要的誘因或導火線。

比如父母長期打罵,威脅恐嚇,老師批評、領導施壓、同事嘲諷等突發性事件,可能成為導致抑鬱症、焦慮症以及社交恐懼症等精神障礙的重要影響因素。

4.遺傳因素

精神病也是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存在的,若是家庭中有情感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的情況,則家族中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會大大的增加。

一般來說血緣關係越近,發生精神病幾率也會加大。比如癲癇性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精神疾病都有很大的遺傳性。

5.心理因素

精神障礙較大程度上受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影響,其中包括患者自身認知、情緒、性格、人格、情志等多個方面。若患者情緒異常或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在遇到突發事件後便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心理反應,當反應過激時便會影響精神。

心理學:有5種異常“喜好”的,屬於精神疾病,但不屬於異類

1.斜視症

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精神疾病,他們通常偏愛斜視看人,一種非常極端的嗜好。對這類人而言,斜視能夠給他們帶來莫名的快感,會讓他們內心產生慾望。

隨着時間的推移,使得心理問題逐漸加重,他們會慢慢對斜視群體產生依賴一般來說,這類人可能在小時候受到過比較嚴重的刺激,才會出現極端一樣的興趣愛好。

2.戀足癖

在認知心理學的層面分析,人類的戀物的癖好與人類先天的基因有着密切聯繫。性學專家艾利斯認為,個體對足部的特殊喜愛一部分來自於先天,還有一部分與人類進化和遺傳有着緊密的聯繫。

事實上個體對足部的特殊喜好可能源於個體在青春期時心理的不成熟,以及對性沒有正確的認識。

3.強迫症

很多人都有着一定的強迫行為或思想,比如,出門前總要回想家門到底關上沒有,擁有潔癖的人在強迫這方面甚至可以做到極致。他們格外在意自己接觸過的地方是否充滿灰塵與污染,總是出現強迫性的洗手行為。

在精神疾病的領域,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日常生活中,說自己有強迫症的人,只是有一些強迫癥狀,並不能構成精神上的疾病,而那些精神上擁有強迫症的人,通常會在腦海中反覆出現強迫性思維。

4.成年幼稚

成年幼稚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男女都有,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一般有三種原因:一是父母採用保護型和溺愛型的不良教育方式,讓孩子缺少責任感,一直都像未成年時期一樣;二是因為封閉式的不良教育,父母害怕孩子和外界接觸,生怕他們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很容易讓孩子身心脫節;

最後是家長人為地讓孩子一直生活在風平浪靜的狀態下,讓他們只知道享樂,吃不了苦。這一類人喜歡把自己當成是嬰兒,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2-30歲之間。

5.烹食幻想

人吃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很難被理解的,但生活中就有那麼一類人,他們經常會有烹食同類的幻想。

這些人通常還有這樣一些特徵:有施暴或受虐的傾向、有反社會人格妨礙,與常人的人格特徵有很大偏離, 攻擊性強,無同理心,殺害別人的行為也絲毫不罕見。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戀物癖中較為罕見的一種,已經接近精神病的邊緣。